從2023 – 2024年醫管局的統計數字可見: 在955.9萬的住院日次中,65歲或以上人士的住院日次超過400萬。考慮到65歲以上的人口較其他年紀的人口多,我們再利用202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計算比例,發現65至80歲或以上人士的住院日次的確較其他年齡層高4倍以上。
病人住院日次 | 2021年人口 | 平均每人口的住院日次 | |
18歲以下 | 585,972 | 967,679 | 0.61 |
18至64歲 | 3,273,378 | 4,674,544 | 0.7 |
65至80歲或以上 | 5,699,990 | 1,450,858 | 3.92 |
合計 | 9,559,961 | 7,093,081 | 1.22 |
而在195.5萬包括住院及日間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次及死亡人數當中,65歲或以上人士佔總數的51%,利用2021年人口資料計算比例,亦發現65至80歲或以上的人士比較其他年齡層更常住院,甚至因入院原因而死亡。
住院及日間住院病人出院人次及死亡人數 | 2021年人口 | 平均住院及日間住院病人出院人次及死亡人數/人口 | |
18歲以下 | 165,048 | 967,679 | 0.17 |
18至64歲 | 793,278 | 4,674,544 | 0.17 |
65至80歲或以上 | 997,621 | 1,450,858 | 0.69 |
合計 | 1,955,999 | 7,093,081 | 0.24 |
從上述的統計數字可反映出,長者對醫療的需求遠比中年或年輕人士為高。
雖然公立醫院會為長者(及其他香港市民)提供較便宜的住院、檢查、治療服務,但資源有限,而需求太大,排期時間往往較長。
根據醫管局資料,以長者其中一個最容易患上的眼疾「白內障」為例,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眼科輪候白內障手術的個案近6.8萬,當中以九龍西聯網的情況最為嚴峻:
醫院聯網 | 輪候宗數 |
港島東 | 8,809 |
港島西 | 3,419 |
九龍中 | 11,731 |
九龍東 | 10,247 |
九龍西 | 11,918 |
新界東 | 10,217 |
新界西 | 11,513 |
而根據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的數據,以下為已完成白內障手術的病人輪候時間:
醫院聯網 | 輪候時間中位數(月數)* | 輪候時間第90個百分位數(月數)* |
港島東 | 8 | 31 |
港島西 | 10 | 12 |
九龍中 | 27 | 32 |
九龍東 | 25 | 30 |
九龍西 | 14 | 52 |
新界東 | 12 | 29 |
新界西 | 15 | 51 |
從上表可見,如想在公立醫院排期做白內障手術,最長可能要約4年半才可接受手術。如果希望盡快治療白內障,病人可考慮到私家醫院進行手術。
雖然白內障手術收費不算「天文數字」,但要支付過萬元的手術費亦可能會帶來少許經濟負擔,甚至影響短期計劃。更何況,白內障手術只是冰山一角,年長的父母如患上長期疾病,甚至危疾(例如心臟病/中風等),治療費用可以很龐大。
如果你正值20 – 40 歲,你的父母可能已接近退休年齡,萬一退休或失去工作,可能無法自行支付治療費用,經濟的重擔就會落在你身上,如果父母有一份醫保,該份醫療保險就能夠成為你的「救急包」!
想讓父母在患病時盡快接受治療,但唔想擔心治療費用?即刻幫父母買醫保!
有別於傳統醫療保險的最高投保年齡僅65歲或70歲,所有參與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險公司必須考慮年齡介乎15天 – 80歳的香港居民的投保申請,並保證續保至100歲。
以Bowtie 自願醫保為例,Bowtie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承諾續保至 100 歲,不會因受保人的身體狀況或索償歷史而影響決定。而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及 Bowtie Pink 更保證續更保證終身續保,而不設終身賠償限額。
換言之,即使當父母逐漸年老之時,自願醫保仍會保障年老受保人在醫療上的開支,減輕醫療負擔,並讓老人家在醫療方面老有所依。
當受保人年紀愈大,患病風險上升,保險公司會因風險因素增加保費,甚至拒絕受保。即使保險公司接受投保,傳統醫療保險的保障額又未必可以完全保障受保人的需要。
如果父母本身有一份醫療保險,如選擇沒有儲蓄成份的自願醫保,正好可以用較低的價錢「Top Up」加大醫療保障,並可以按需要自行選擇自付費,變相可以用更低的價錢為父母提供保障。
即使父母本身沒有醫療保險而需購買自願醫保,選擇零自付費的自願醫保雖然保費較設有自付費的計劃高,但其開支通常比傳統醫療保險或儲蓄型醫療保險低,同時提供更全面的醫療保障,相對更具性價比。
事實上,香港不少65歲以上人士已意識到公立醫院的排期問題,早已為自己購買一份醫療保險。
從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於2018年的「香港的個人醫療保險研究簡報」可見,香港市民購買個人醫療保險的比例在10年內由20%飊升至34%。若以同樣上升幅度去計算,2022年已購買個人醫療保險的比例已接近40%。
當中,愈來愈多65歲以上的人士受保,數字由2009年的4.9%升至2016年的10.4%,若以同樣上升幅度去計算,2022年已投保的長者超過15.1%。
不論是子女幫父母買保險,還是父母自己投保,人人一份醫保必然係大勢所趨。
年紀愈大,患病風險愈高,因此長者投保會較年輕人貴,保費可能較難負擔,所以大家可以考慮投保網上保險,撇除佣金及其他行政費用,保費比傳統保險公司便宜。
自2018年保險業監管局授予首個虛擬保險牌照,愈來愈多人意識到網上保險的好處 – 提供較大/相若的保障,但收取較便宜的保費,所以幫父母買保險/審視原有保障時亦會考慮轉買網上醫保。
扣稅是投保自願醫保的一大好處,保單持有人可以為自己及合資格受養人,包括父母的全年實際繳付保費(上限HK$8,000)申請扣稅。
假如父母已年屆60歲,接近退休年齡並沒有收入,幫他們買自願醫保時,建議子女成為保單持有人,因為此舉可以長遠幫你扣稅。
以60歲非吸煙男性為例,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基本)每月保費為HK$884,年保費總和是$10,608。由於每名指明受保親屬的扣稅支出上限為$8,000,以最高稅階計算,每個課稅年度可節省$1,803!
在政府稅制下,納稅人可為家人購買自願醫保,並為其保費申請扣稅。究竟是否幫家人投保就可以慳愈多稅?Bowtie 將以「黃先生一家👨🏼🦲」為藍本,用 4 個假設案例,教你慳稅慳到盡的方法!
假設黃先生夫婦👨🏼🦲👩🏽一家八口,他們保費如下:
因黃先生在職,受公司醫保保障,所以購買高端自願醫保($8萬墊底費),用公司醫保搭配高端醫保計劃,減低支出之餘,又可獲得更大保障。計算後,扣稅金額逾 $510。
受保人 | 保費 | x 稅率 | = 扣稅額 |
黃先生👨🏼🦲 | $3,000* | x 17% | = $510 |
黃太太👩🏽同樣在職,受公司醫保保障,所以黃先生👨🏼🦲為她投保一樣的計劃:高端自願醫保($5 萬墊底費)。當二人同時投保,扣稅金額比黃先生一人投保高一倍,逾 $1,400。
受保人 | 保費 | x 稅率 | = 扣稅額 |
黃先生👨🏼🦲 | $3,000^ | x 17% | = $510 |
黃太太👩🏽 | $3,000^ | x 17% | = $510 |
總數 | $6,000 | $1,020 |
由於黃先生👨🏼🦲的子女即將畢業,黃先生預計他們亦會受公司醫保保障,因此為他們投保相同的高端自願醫保($8 萬墊底費)計劃。
計算後,扣稅金額比二人高 1.6 倍,達 $1,640。
受保人 | 保費 | x 稅率 | = 扣稅額 |
黃先生👨🏼🦲 | $3,000^ | x 17% | = $510 |
黃太太👩🏽 | $3,000^ | x 17% | = $510 |
兒子👦🏽 | $1,824# | x 17% | = $310 |
女兒👧🏽 | $1,824# | x 17% | = $310 |
總數 | $9,648 | $1,640 |
心水清的你可能已經知道,當黃先生為一家八口🏘️投保後,扣稅金額必然更多。證實夫婦二人,甚至幫助父母及家人投保,可以扣更多稅!
事不宜遲,立即了解當黃先生為一家八口🏘️投保後,扣稅金額多少。因為四位老人家均已退休,未有公司醫保支撐數萬元的墊底費,所以黃先生為他們各投保一份自願醫保標準計劃,保費支出合理之餘,亦有足夠保障(每年保額達 $100 萬)。
計算後,扣稅金額比四人投保高 3.14 倍,達 $5,153。
受保人 | 保費 | x 稅率 | = 扣稅額 |
黃先生👨🏼🦲 | $3,0001 | x 17% | = $510 |
黃太太👩🏽 | $3,0001 | x 17% | = $510 |
兒子👦🏽 | $1,8242 | x 17% | = $310 |
女兒👧🏽 | $1,8242 | x 17% | = $310 |
黃先生父親🧓🏼 | $5,2683 | x 17% | = $896 |
黃先生母親👩🏼🦳 | $5,0643 | x 17% | = $861 |
黃太太父親👴🏼 | $5,2683 | x 17% | = $896 |
黃太太母親👵🏼 | $5,0643 | x 17% | = $861 |
總數 | $30,312 | $5,153 |
不過,有很多人以為為自己/ 家人買一份較貴的自願醫保,就可以扣更多稅、慳更多錢。的確愈貴的自願醫保,可以扣愈多稅。
但其實最慳錢的方法是:買一份便宜,但保障同樣足夠的自願醫保!
讓我們用黃先生一家八口🏘️投保的案例作延伸的計算不同的慳錢方案。
黃先生一家八口🏘️ | 慳錢方案 A | 慳錢方案 B (即案例 4) |
全年實際支付保費 | $64,000* | $30,312 |
合資格扣稅的保費 | $64,000* | $30,312 |
扣稅額 (假設稅率是17%*) | $64,000 x 17% = $10,880 | $30,312 x 17% = $5,153 |
全年最終支出 (實際支付保費 – 扣稅額) | $64,000 – $10,880 = $53,120 | $30,312 – $5,153 = $25,159 |
*為作簡單計算,視每人全年保費均為$8,000。 |
從「全年最終支出」可見,慳錢方案 B(即案例 4)比慳錢方案 A 節省逾 2 倍!
買份便宜,但保障足夠的自願醫保,再申請扣稅才是「最慳錢的方案」 !
想知幫父母審視原有醫療保障,再為父母轉保 Bowtie 自願醫保可以慳幾多?不妨睇睇以下例子:
蘇先生的母親數年前投保保險公司A的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最近認識 Bowtie,所以在接近續保時把握時間進行比較。
由於市面上的自願醫保標準計劃保障接近一模一樣,所以在比較時只須考慮「保費」,愈便宜就愈好。而65歲的人士若投保 Bowtie,總保費至80歲時比投保保險公司A的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可節省HK$52,660。
年齡 | 保險公司A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 全年保費 | Bowtie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 全年保費 | 差額 |
65 | HK$8,429 | HK$6,708 | HK$1,721 |
66 | HK$8,774 | HK$7,044 | HK$1,730 |
67 | HK$9,165 | HK$7,296 | HK$1,869 |
68 | HK$9,587 | HK$7,560 | HK$2,027 |
69 | HK$10,061 | HK$7,920 | HK$2,141 |
70 | HK$10,528 | HK$8,304 | HK$2,224 |
71 | HK$11,187 | HK$8,700 | HK$2,487 |
72 | HK$11,878 | HK$9,036 | HK$2,842 |
73 | HK$12,608 | HK$9,408 | HK$3,200 |
74 | HK$13,382 | HK$9,780 | HK$3,602 |
75 | HK$13,971 | HK$10,164 | HK$3,807 |
76 | HK$14,579 | HK$10,464 | HK$4,115 |
77 | HK$15,219 | HK$10,680 | HK$4,539 |
78 | HK$15,885 | HK$10,896 | HK$4,989 |
79 | HK$16,550 | HK$11,124 | HK$5,426 |
80 | HK$17,267 | HK$11,328 | HK$5,939 |
小心比較現有計劃及新計劃的保障項目及留意保單條款,如等候期等。
值得注意的是,自願醫保對「未知已有疾病」設有等候期,以 Bowtie 自願醫保為例,未知已有疾病的等候期為90日1,即可按保障限額全數賠償 100%。
如有需要,可向專業人士了解投保相關的風險及注意事項。
投保前已確診的病症有機會不受新保單保障。如果父母現時身體不適,可以先了解核保結果再決定轉單,以免失去原有保障。
如何找出最便宜的自願醫保?
👉🏼你可以利用第三方保險平台作比較!了解做法!
轉單至任何一間公司都需要進行核保。然而,若在傳統保險公司投保,而最終被判定不符合申請資格,有機會留下其「被拒絕受保」的紀錄,影響其在其他公司的投保申請。
但 Bowtie 的做法不同,投保人只有在決定投保時,才需要提供如姓名及電郵地址等的個人資料。換而言之,即使你在 Bowtie 通過核保與否,都不會影響你/父母的個人保險紀錄。
如果你的父母沒有能力管理保單,或理賠等事情,你可以選擇成為他們的保單持有人,幫他們處理繳付保費、保單及理賠等一切的事情。
更多2024/25年度報稅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