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常見的原因,約佔90%的喉嚨發炎病例。常見病毒包括普通感冒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Epstein-Barr病毒)及腺病毒。這些病毒會引起咽喉紅腫、疼痛,並伴隨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最常見的細菌是A組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鏈球菌性咽喉炎(strep throat),約佔成人10%、兒童20-30%的喉嚨發炎病例。其他細菌如淋病奈瑟菌或白喉桿菌較少見。細菌感染通常症狀較嚴重,可能有白斑或膿點。
花粉、塵蟎、黴菌或寵物皮屑等過敏原可引起喉嚨刺激,導致喉嚨發炎。過敏引起的喉嚨發炎常伴隨鼻塞、流鼻涕或眼睛癢等症狀,鼻涕倒流(postnasal drip)也會加重喉嚨不適。
吸煙、二手煙、化學物質、污染空氣或辛辣食物可能刺激咽喉黏膜,引致發炎。長期暴露於這些刺激物可能導致慢性喉嚨發炎,尤其在吸煙者中更常見。
乾燥的室內空氣或因鼻塞導致的口呼吸會使咽喉黏膜乾燥,引起粗糙、刺痛感。這種情況在冬季或低濕度環境中尤為常見。
胃酸逆流至咽喉會刺激咽部黏膜,導致慢性喉嚨發炎,常伴隨燒心、喉嚨異物感或聲音嘶啞等症狀。
當中包括菠菜、南瓜籽或瘦肉,鋅有助增強免疫系統,縮短病毒性咽炎的病程。成人每日建議攝入8-11毫克鋅。
1.非處方止痛藥:
注意:避免過量使用,以免傷肝或胃部不適。
2.潤喉劑:
3.中藥選擇:
注意:中藥需在註冊中醫師指導下使用,根據體質調整劑量。
抗生素(需處方):
注意:抗生素需醫生診斷後才開藥,必須完成療程以防耐藥性或併發症(如風濕熱)。
溶菌酶(Lysozyme)對輕度喉嚨發炎有一定幫助,特別適合初期症狀或輔助舒緩,但無法根治嚴重感染,需結合其他治療。而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對喉嚨發炎的疼痛和炎症有緩解作用,但僅為對症治療,需結合病因治療(如抗生素或抗病毒措施)。
病毒性喉嚨發炎
細菌性喉嚨發炎
其他原因:過敏、胃食道逆流或環境刺激(如煙霧)引起的喉嚨發炎無傳染性。
發燒
失聲(聲音嘶啞)
若持續超過2週,需檢查是否為喉部腫瘤或聲帶病變。
喉嚨發炎 | 扁桃腺發炎 | |
發炎位置 | 喉嚨正中位置,喉嚨黏膜發炎 | 於喉嚨後方兩側的扁桃腺發炎,扁桃腺紅腫且可能有白色或黃色斑塊 |
症狀 | 喉嚨痛及不適,症狀通常較輕 | 喉嚨痛較劇烈,甚至連吞口水都感到痛苦,伴有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發燒、頸部淋巴結腫大,有時出現扁桃腺白色膿點 |
痊愈時間 | 通常幾日內可緩解 | 視乎感染原因而定,病毒性通常幾日至一星期,細菌性可能需抗生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