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健康
腸胃健康

【幽門螺旋菌】有胃痛或口臭要小心?認識感染後的症狀與特徵

幽門螺旋菌是寄生於人體的胃酸較低的胃黏液或胃黏膜細胞之中,當人體免疫力減弱時,就會破壞胃粘膜的表皮細胞,引致發炎。一般聚集在胃壁內黏膜層,產生引起發炎反應的毒素,並誘發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加重發炎甚至潰瘍。
更新 2025-06-30
目錄
什麼是幽門螺旋菌?一定會導致胃炎?感染幽門螺旋菌的初期症狀幽門螺旋菌可引致的嚴重疾病幽門螺旋菌感染可變成胃癌?幽門螺旋菌的常見測試幽門螺旋菌的治療方法幽門螺旋菌治療後會復發嗎?幽門螺旋菌的傳染途徑、風險因素及預防

什麼是幽門螺旋菌?一定會導致胃炎?

幽門螺旋菌是寄生於人體的胃酸較低的胃黏液或胃黏膜細胞之中,當人體免疫力減弱時,就會破壞胃粘膜的表皮細胞,引致發炎。一般聚集在胃壁內黏膜層,產生引起發炎反應的毒素,並誘發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加重發炎甚至潰瘍。比起一般未感染者,感染幽門螺旋菌的人確實有較高的機會得到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癌等疾病。

根據 2017 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表的全球首項幽門螺旋菌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全球約44億人感染此菌,相當於總人口的30%至50%。其中非洲感染率最高(近80%),而亞洲(包括香港)亦超過半數人口受影響,即香港每兩人便有一人帶菌。

~7 月 Blog 專屬限時優惠~
首年保費高達免 11 個月優惠!
由即日起至 7 月 14 日前投保 Bowtie 保險產品,首年保費享高達免 11 個月優惠!

感染幽門螺旋菌的初期症狀

幽門螺旋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胃部致病菌,大多數感染者可能終生都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它能長期潛伏在人體胃部,初期症狀輕微且容易與普通消化不良混淆。症狀包括:

  • 上腹部隱隱作痛或灼熱感
  • 空腹時胃痛加劇
  • 經常性胃脹氣、打嗝
  • 食慾明顯下降
  • 噁心感(偶爾伴隨嘔吐)
  •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 持續性口臭

幽門螺旋菌可引致的嚴重疾病

然而,約10-15%的感染者可能發展成嚴重胃部疾病,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增加胃癌風險。如果發現嚴重症狀如腸胃潰瘍、出血、嘔吐、貧血、黑糞等,便要立即求醫。

嚴重疾病症狀
慢性胃炎輕微上腹脹痛、灼熱感、或打嗝、噁心等
胃潰瘍上腹有發熱或受壓感、悶脹、

常在吃完東西後就胃痛(也可能在餓時候疼痛)、黑色糞便等

胃癌嚴重時會出血、產生貧血症狀,或嘔吐、體重減輕等

幽門螺旋菌感染可變成胃癌?

幽門螺旋菌感染雖然本身不會直接引發疾病,但長期感染會導致胃部持續性發炎,這種慢性炎症可能演變成多種嚴重病變。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早在1994年就將其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也在2021年將其列入已知致癌物質清單。

這種細菌透過分泌特殊酵素破壞胃部表皮細胞,同時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導致胃黏膜持續受損,初期可能引發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長期感染會使患者發展成慢性萎縮性胃炎,這被視為胃癌前病變的重要階段。

雖然並非所有感染者都會惡化成胃癌,但研究明確顯示帶菌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顯著提高。當出現持續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血性嘔吐或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進行胃鏡檢查,以早期發現可能的癌變,對於預防胃癌至關重要。

幽門螺旋菌的常見測試

要知道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旋菌,一般可透過以下測試/檢測得知:

  • 幽門螺旋菌吹氣測試
  • 幽門螺旋菌糞便抗原測試(SAT)
  • 幽門螺旋菌抗體血清測試
  • 胃鏡檢查

立即閱讀《【幽門螺旋菌測試】4大方法比較!吹氣測試結果及注意事項》以了解更多!

幽門螺旋菌的治療方法

一旦確診感染幽門螺旋菌,應接受抗生素及質子泵抑制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治療以清除病菌。

立即閱讀《幽門螺旋菌感染要食咩藥?了解常用抗生素藥費及副作用》以了解更多!

幽門螺旋菌治療後會復發嗎?

幽門螺旋菌感染在治療後有可能復發,但復發率相對較低。復發主要有2個原因:

  • 細菌復燃 (Recrudescence):初次治療未完全消除細菌,導致同一菌株在短期內(一般為6個月內)重新增殖
  • 再感染 (Reinfection):治療成功後,患者感染新的幽門螺旋菌菌株,通常發生在治療後的6至12個月或更後期

根據美國胃腸病學會臨床指南:

  • 成功消除後再感染率約為每年1%-3%
  • 整體復發率(包括復燃和再感染)約2%-10%,受地理位置及衞生條件影響較大

該指南建議在完成治療後至少4星期再進行測試,以確認治療效果,並可於3-6個月後再進行檢測,將復發風險降至最低。

幽門螺旋菌的傳染途徑、風險因素及預防

幽門螺旋菌的感染原因以口為主要傳染途徑,某些居住環境及生活習慣會提升感染風險,而良好的衛生習慣則有效預防感染。

立即閱讀《幽門螺旋菌會傳染嗎?了解來源、成因及傳播途徑》以了解更多!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71
3
以上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危疾復發Bowtie最多賠5次

相關文章

【腸阻塞】腸道閉塞會導致死亡?成因、症狀、治療及預防方法 【腸阻塞】腸道閉塞會導致死亡?成因、症狀、治療及預防方法
腸胃健康

【腸阻塞】腸道閉塞會導致死亡?成因、症狀、治療及預防方法

大腸息肉需要切除嗎?手術後有甚麼要注意? 大腸息肉需要切除嗎?手術後有甚麼要注意?
腸胃健康

大腸息肉需要切除嗎?手術後有甚麼要注意?

【割痔瘡手術 VS 藥膏】了解原理、詳細步驟及後遺症 【割痔瘡手術 VS 藥膏】了解原理、詳細步驟及後遺症
腸胃健康

【割痔瘡手術 VS 藥膏】了解原理、詳細步驟及後遺症

限時優惠:7月14日或之前投保時輸入【BLOGHEALTH】,即享自願醫保首年保費 4 折優惠!
立即報價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5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我們檢測到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如要得到最佳的瀏覽體驗,請更新或使用其他瀏覽器。 知道了
有人幫
如果你想...

有人幫

產品 Specialist 為你解答任何關於產品的問題
搵產品專員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