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喺追求物質同經濟需要嘅同時,難免忽略咗精神同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抑鬱症,每年更有多達80萬人因此而自殺身亡。世衛估計去到2020年,抑鬱症將會躍升至全球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喺香港,公立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喺2017/18年度就診人次超過22萬2千人,比起6年前增加近一成九,可見精神科治療服務愈趨緊張。當人處於精神失控狀態,身體受傷嘅風險亦會隨之而增加。
因此,市面上一般嘅醫療保險,只有部分承保因精神病或精神分裂而導致嘅住院費用。而新推出嘅自願醫保計劃,食物及衞生局就要求有關產品涵蓋最少$3萬嘅「精神科治療」保障。
自願醫保表面上有效堵塞保障漏洞,但根據食衞局嘅認可產品保單範本,產品只會賠償受保人喺專科醫生建議下,喺香港境内住院接受精神科治療所收取嘅合資格費用。
換句話講,保單只會承保因精神科治療而入院嘅醫療支出;至於其他精神科相關嘅治療開支,例如係日間門診同心理輔導等,若果唔涉及住院治療,就好大機會唔符合申請索償嘅資格。
精神病種類繁多,複雜程度絕對不下於其他嚴重疾病,及早發現先可以對症下藥。除咗公立醫院,患者經私人執業專科醫生轉介之下,亦可以去私家醫院或者診所接受精神科住院治療。
詳情請參閱香港心理衞生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