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公職以後,曾俊華 (John) 相隔 6 年再度執筆撰文,是什麼驅使他在 2020 這個自保時代再次以文會友呢?
從小漁村走到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人的主流價值觀有什麼轉變?近年甚少有人提起的「獅子山精神」是否已淪為歷史遺物?
2020 年曾經是一個我們憧憬的「未來」,現在我們卻活在了這個時代,成為自己小時候幻想的「未來人」。作為未來的建構者,你準備好了嗎?
「老嘢」遇上「廢青」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常聽說兩代人有如「火星撞地球」,我卻認為更像榫卯的一凹一凸,無比契合。如何促進兩代共融?就讓我分享心得。
香港的繁華背後,是否存有隱憂和挑戰?作為”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前人釐定的成功方程式,是否仍適用於今天的香港?站在這個時代分岔口,你又會如何抉擇?
在這個任何專業都有機會被人工智能 (AI) 取代的年代,唯有虛心接受、善用科技,才能在亂流中屹立不倒。對於該怎樣在這新時代生活、學習、工作,你找到方向了嗎?
除了保險與銀行業外,就連教育也走向虛擬化。一直沿用 19 世紀模式的課堂教育,也終於在這個數碼化年代出現一次徹底的變革…….
世界瞬息萬變,機會一閃即逝。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全球營商環境「大洗牌」。假如你是企業的舵手,你會如何在新常態 (The New Normal) 中找對定位呢?
現代消費者越來越看重一個品牌的理念和價值。今天的企業都前所未有地在乎社會責任。企業選擇擁護怎樣的價值,就可為社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有人說做人總要有 Plan B,香港人特別擅長為自己擬定 Exit Plan。作為我城的一份子,你又是否理解全盤計劃的重要性?
在眾多時代先驅面前,你曾否露出艷羨的目光?與其羨慕,何不加入革新者的行列?別打定輸數,只要每個人盡力前行,就能推動社會,走向更璀璨的盛世。
任性的 John「劈炮唔撈」後 ,職無定所,熱心參與不同活動。他除了創辦非牟利機構「薯片叔叔共創社」外,亦是商業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及喇沙書院的劍擊教練。近年作為 Bowtie 的資深顧問,擔當著未來建構師的角色。他的願景是所有香港人都能夠得到保障,真正走進自保新時代。P.S. John 於 1982 年代加入香港政府政務官職系,從 AO 開始,他曾出任多個部門的首長,並於 2007-2017 年間出任財政司司長。
我們將電郵你有關優惠詳情及產品發布事項,如欲了解更多請緊貼我們的網站資訊及Bowtie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