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又稱脈搏)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心率並沒有特定的正常範圍,每分鐘的跳動次數因人而異。
心率可以在腕部、頸側、膝蓋後部、腳頂部、腹股溝和其他身體部位感覺到,原因是這些部位的動脈靠近皮膚。
靜止心率是指在休息時(如放鬆)、坐著或躺下時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
最大心率是指在高強度(物理或其他方面的)壓力下,你的心臟每分鐘最多可以跳動多少次。想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待話,可以將你從220中減去你的年齡。例如,對於一個60歲的人,估計的與年齡相關的最大心率將會是220-60歲=160bpm。
心率的正常範圍取決於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但普遍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高。以下是不同年齡的正常心率範圍:
歲數 | 心率 (bpm)* |
新生兒(出生至 4 週) | 100-205 |
嬰兒(4 週至 1 歲) | 100-180 |
幼兒(1 至 3 歲) | 98-140 |
學齡前兒童(3 至 5 歲) | 80-120 |
學齡兒童(5 至 12 歲) | 75-118 |
青少年(13 至 18 歲) | 60-100 |
成年人(18 歲或以上) | 60-100 |
要計算自己的心率,你可以將食指和中指放在頸部的氣管旁邊,或放在手腕的橈動脈上(位於拇指側的骨頭和腱之間)。當感覺到自己的脈搏時,便可計算 15 秒內跳動的次數,然後乘以四,以計算每分鐘的心跳次數。
心率時快時慢屬正常情況,無需過份緊張,而日常有不少活動都會令心率變速,例如:
由於溫度上升時,身體會自然作出反應,而心臟會多泵血液,心率會因此增加,不過通常都不會上升超過每分鐘五到十次。
如果感到壓力、焦慮或「非常開心和非常悲傷」,都有可能會增加心率。
體型通常不會改變脈搏,不過如果過於肥胖,靜止心率可能會比正常數值高,但通常都不超過 100。
靜止、坐著或站著的心率通常都是一樣的。不過有時當你開始站立的頭 15 到 20 秒時,脈搏可能會稍微增加,幾分鐘後才會穩定下來。
進食過量的腎上腺素(β 受體阻滯劑)會導致脈搏速率增加。換言之,停止食用腎上腺素(β 受體阻滯劑)藥物就可以降低心率。
如果不加以治療,心律不整可能會損壞心臟、大腦或其他器官,嚴重的話會引致中風、心衰或心臟驟停。如果心臟驟停,又未能在幾分鐘內得到治療風話,就會導致死亡。
很多都市人都不太注意飲食健康,其實進食過多煎炸食品是膽固醇水平過高的原因之一。建議多進食植物性食物、全穀物和低飽和脂肪食物,以降低膽固醇攝取量,從而維持更健康的心率。
減肥不但可以降低血壓及膽固醇水平,更能改善心率。不過,這只限於注意超重人士,不適用於普通體重人士。所以,減肥時建議先咨詢醫生意見,亦可制定目標體重。
最理想情況的是每星期運動 5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但明白都市人十分忙碌,未必可以做到。
所以如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入「運動」,例如煮飯或洗衣服時跳舞,或者在晚飯後散步,對維持健康心率都有幫助!
吸煙對心臟健康百害而無一利,每天吸一支香煙就會增加罹患心臟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例如心率不正和肺癌。
懷孕會對母親的心臟和循環系統產生壓力。在懷孕期間,因為要為寶寶提供營養,血液容量會增加了30%至50%,然而心臟每分鐘泵送的血液會更多,心率亦會增加。
心率變異性 (HRV) 簡單來說是衡量心跳之間時間變化的一個指標。心率變異是一種正常現象,跟心率不正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