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22年3月9日起,伊利沙伯醫院改為救治新冠患者的指定醫院,料於3月13日完成轉移非新冠病人到其他醫院,預計有1,500張病床使用。
即日起急症室不接收非新冠病人,消防亦會全面配合轉移病人和進急症室的工作安排。
交通工具 | 路線 |
小巴 | 57M、80M、26H |
地鐵 | 佐敦站B出口步行前往 |
巴士 | W2、110、796P、E23、E23A、N11、2E、6C、6F、11、13X、14、26、30X、93K、98D、98P、203C、213X、219X、224X、296D、102、102P、102R、104、112、A22、N23、117、118、118P、171、171A、171P、N118、N122、N171、103、203C |
病房 | 時間 |
急症科病房 | 中午12:00 – 下午2:00 及 下午6:00 – 晚上8:00 |
自體骨髓移植(R9A)病房、內科、綜合專科病房(H4)、神經外科及外科 | 下午5:00 – 晚上8:00 |
心胸外科、臨床腫瘤科、婦科、產科、骨科及私家病房 | 中午12:00 – 下午1:00 及 下午5:00 – 晚上8:00 |
深切治療部及G6 | 下午6:00 – 晚上8:00 |
兒科及新生嬰兒病房 | 24小時(醫生巡房除外) |
專科 | 輪候時間(中位數) |
耳鼻喉科 | 約1年4個月 |
眼科 | 約2年3個月 |
婦科 | 約5個月 |
內科 | 約1年6個月 |
骨科 | 約1年1個月 |
兒科 | 約3個月 |
精神科 | 約3個月 |
外科 | 約9個月 |
上表可見,九龍中聯網醫院的耳鼻喉科、骨科及內科輪候時間都超過1年,眼科更要等逾2年,不想等那麼長時間?可以考慮買份醫療保險!
醫療服務 | |
24小時急症服務 | |
臨床服務包括︰急症室、麻醉科、臨床腫瘤科、心胸外科、放射診斷科、耳鼻喉科、家庭醫學及普通科門診、深切治療部、內科、神經外科、婦產科、矯型及創傷科、兒科、病理學、外科 | |
專職醫療服務包括︰臨床心理科、營養部、職業治療部、藥劑部、物理治療部、足部治療部、義肢矯形部、言語治療科 | |
臨床支援服務包括︰內視鏡組、電子圖表檢驗組 |
香港公立醫院沿用統一收費準則,按此查看收費詳情。
伊院在2016年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的愛嬰醫院香港協會認證為「愛嬰醫院」,為此事前做了不少工作,包括於2010年成立「伊利沙伯醫院愛嬰醫院運動督導委員會」推動母乳餵哺;其後加強產前教育及開辦「哺乳學堂」、持續培訓醫護人員、改善院內的哺乳設施等。母乳餵哺率由2015年86%升至2016年上半年的91%,對在港推動母乳餵哺可謂不遺餘力。
伊院賽馬會癌症研究實驗室在2018年完成重建工程,設有全港最大嘅癌症生物樣本庫,可收集癌症病人捐贈的腫瘤組織及血液樣本,有助了解本地人口中遺傳與癌症的關係,有望將來為每位病人提供度身訂造的治療。
實驗室利用最新引入的基因測序儀,完成42個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樣本分析,其中16人手術後一年內復發,15人一年後復發,以及11人未有復發跡象。
病人須自備攜個人日常用品,如漱口盅、牙刷、毛巾、紙巾、濕紙巾、肥皂、拖鞋等。
另外,病人亦須帶備香港身份證或護照及入院紙辦理入院登記手續。如非成年本港居民,或屬公務員及領取公共援助者,可按此瀏覽。
病人抵達急症室後,會由富經驗同接受過特別培訓嘅護士,對病人嘅病情作出初步評估,分流護士會根據病情將病人分為5類:
分流為危殆的病人會即時獲得醫護人員治理,而非緊急的病人就可能要等較長時間。
可以。如果本身領取綜援,只需於每次登記求診時通知職員可以豁免醫療費用,並出示身份證明文件,經職員確認後,即可獲豁免公營醫療服務收費。
如果沒有領取綜援,亦可以在確認符合特定資格及通過經濟審查後,申請公立醫院及診所費用減免、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