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癌症
了解癌症

【19歲患睪丸癌 】千禧少年孤單抗癌 :原來癌症不只在老年人身上發生

「患上睪丸癌是不是要死了?」兩年前,本應與同學在盡情享受大學校園生活的Timothy突然患上睪丸癌,術後檢查更發現癌細胞竟是「惡性中的惡性」,從此開啟了為期數月的化療之路。跨越鬼門關後,Timothy從另一個角度和大家分享確診睪丸癌的故事,助大家更深入了解睪丸癌這個常見於年輕男性的癌症。
日期 2022-10-31
更新 2023-08-15
目錄
19歲確診睪丸癌 兩天改寫青春歲月睪丸癌治療路上 無法排解的孤獨擁抱罹睪丸癌經歷 為同路人作出改變香港睪丸癌現況睪丸癌基本資訊睪丸癌常見問題

「大學5件事」不再是拍拖、上莊等等,取而代之的是停課、手術、化療、與癌細胞對抗、及日復日的復診;而青春歲月中最大的課題,亦變成了人類所能思考到最沉重的一門哲學——與「死亡」共處。那一年,他才19歲。

19歲確診睪丸癌 兩天改寫青春歲月

對學生而言,9月象徵著新開始;當時剛升上香港大學二年級、雙主修心理學和營養科學的Timothy亦正準備迎接忙碌的學期。某天洗澡時,他無意發現陰囊有一個約2cm x 3cm的腫塊。他不以為然,以為只是一般的發炎症狀。

由於大學有免費的醫療服務,Timothy抱著一看無妨的心態,到學校醫務處進行了簡單的檢查。誰知檢查後醫生要他立即到急症室。起初他仍認為無須為此事大驚小怪,「我問醫生可不可以上完課才去(急症),下午要做Lab……」

傍晚,Timothy到醫院急症室看症,並住院進行了不同檢查。第二天,醫療團隊向他宣布,他確診睪丸癌。這個彷如晴天霹靂的消息在兩天之內襲來,讓他完全沒有時間消化。明明早幾天,這個大男孩還在煩惱新學期的瑣事。他直言不懂反應,那一刻腦裏只浮現出一個念頭:「我是不是要死了?」

我是不是要死了?

睪丸癌治療路上 無法排解的孤獨

患癌後,Timothy 無奈需要停學接受治療。醫生先安排Timothy進行手術切除一邊睪丸和腹部以下相連的淋巴,然後再接受了為期半年的化療。化療的副作用十分嚴重,他幾乎吃什麼都會嘔吐,體重急降6、7公斤;由於對化療藥物敏感,Timothy每次打完化療藥後,皮膚都會冒出紅疹。而最令這位年輕小伙子難受的,是掉頭髮、掉眉毛:「看著鏡子覺得自己像『無眉娘』,好醜怪。」

19歲確診,是一個尷尬的年紀——既非兒童,也非社會眼中足夠成熟的「大人」。Timothy最終頂著「成人」的名銜,與「兒童腫瘤科」擦身而過,被安排在老人家居多的成人病房接受常規腫瘤科治療。眼見著身邊的同學有的剛參加完迎新營,有的剛開始拍拖,在病房中的他,心中只覺無比孤單。

擁抱罹睪丸癌經歷 為同路人作出改變

「沒有辦法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Timothy如是說。日子久了,他慢慢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悲觀,加上他不想再為隱瞞病情而提心吊膽,化療中期,他向同學坦白自己患癌的消息。之後他更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記錄抗癌旅程。

透過這個「Cancer-gram」認識了其他年輕癌症病患,Timothy才發現自己是幸運的一個。術後的化驗結果顯示,Timothy 的癌細胞是「惡性中的惡性」,幸好發現得早,只屬一期。雖然當時的他並沒有購買醫保,但由於治療不算複雜,醫療開支亦不大。「我使用的藥物是最基本的藥物,加上有政府支助,每次入院都是幾百元港幣便能埋單。聽過有些朋友需要度身訂造標靶治療藥物,動輒要十幾萬元。」

聽過有些朋友需要度身訂造標靶治療藥物,動輒要十幾萬元。

2020年2月,Timothy進行了最後一次化療療程。正式出院那天,鄰床的末期癌症病人卻停止了呼吸。目睹這一切,Timothy深明自己雖然戰勝了死神,但祂其實從來不遠。切實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他對於人生的規劃也有了不同的看法,「以前覺得年輕便不需要醫療保障,即使摔斷了腿,轉眼也會自行復原。但親身經歷患癌後,才深切體會疾病不只會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即使年輕,也需要未雨綢繆。」能力許可的話,便要為健康做好危機管理,購買合適的醫保

今年7月,已經康復的Timothy開設了一個名為「青春頌」的支援平台,希望連結更多年輕的癌症病人。他的願望卑微而宏大——希望所有年青癌症病人和康復者不再孤單。

香港睪丸癌現況

在香港,睪丸癌屬於較罕見的癌症,但尤其好發於20至44歲的男性。

根據香港癌症治療統計中心,在2011至2020年間,共有775名男性曾確診睪丸癌,當中有17人不幸離世,整體死亡率為0.1%。

睪丸癌新症數目

年份0至19歲20至44歲45至6465+歲所有年齡
20114457258
201295011171
20134549269
20145608174
201574415167
20163598171
201767413497
20187699287
201958114100
202046511181
合計5460110515775

睪丸癌死亡率

年份0至19歲20至44歲45至64歲65+歲死亡率
20110.10.0
20120.20.10.10.1
20130.20.0
20140.20.10.20.1
20150.10.0
2016
20170.10.10.1
20180.10.0
20190.20.1
20200.10.10.1
整體0.00.10.00.00.1

睪丸癌基本資訊

症狀

睪丸癌症狀並不明顯,甚至和普通睪丸發炎相差無幾,導致不少人因而掉以輕心。

自我檢查

由於睪丸癌尤其好發於年輕男性,所以任何年滿 15 歲的男性,都應該定期在家進行自我檢查。

治療方法

睪丸癌的常見治療方法有 3 種,分別是手術切除、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

預防方法

目前睪丸癌的具體成因未明,因此預防方法實在寥寥無幾。因此建議男性定期自我檢查睪丸,若有不妥,便應及早在第一時間求醫。

想詳細了解睪丸癌的症狀、檢查、治療及預防方法等資訊,可參考此文章

睪丸癌常見問題

睪丸癌的原因是什麼?

睪丸癌的成因仍不明確。不過,增加患上睪丸癌風險的因素包括︰隐睪症、睪丸發育異常、年齡、家族史、種族等。例如,15歲至35歲男性或白人男性較易患上睪丸癌。

睪丸癌的存活率是多少?

根據Cancer.net的數據,睪丸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5%。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13
0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相關文章

子宮頸癌手術及治療方法 子宮頸癌手術及治療方法
了解癌症

子宮頸癌手術及治療方法

【膀胱癌】手術費用 + Bowtie 保險理賠金額 【膀胱癌】手術費用 + Bowtie 保險理賠金額
了解癌症

【膀胱癌】手術費用 + Bowtie 保險理賠金額

曾患癌還可以投保嗎?患癌後買保險注意事項 曾患癌還可以投保嗎?患癌後買保險注意事項
了解癌症

曾患癌還可以投保嗎?患癌後買保險注意事項

雙 11 大🈹價:新客戶買 Bowtie 危疾保,首年保費 5 折!
即刻用優惠碼「BEST11」投保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3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我們檢測到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如要得到最佳的瀏覽體驗,請更新或使用其他瀏覽器。 知道了
咩 Plan 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