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臟會把食物消化吸收,並把食物渣滓排出體外。當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太硬或排便時特別費力時,就是便秘。每6個人當中約有1人受便秘困擾,常見於孕婦和長者。便秘患者常見的徵狀如下:
便秘的成因有好多種,包括:
除此以外,長者的腸臟蠕動較慢,較易患有便秘。孕婦亦較常出現便秘問題,每10名孕婦約有4人有便秘問題。
如果發現排便頻密度改變,或排便感到痛楚,情況持續3周以上,甚至大便出血,建議立即看醫生,特別是40歲以上人士。
除了基本臨床檢查外,醫生會透過直腸檢驗診斷,亦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以下檢測,以排除其他腸道疾病:
排便幫助人體排毒,如放任便秘不作治療,令毒素長期積聚於體內,會引致多種問題和併發症,包括:
除此以外,高血壓患者如排便時過分用力,更有機會令血壓上升,引致中風。
在西醫的角度,症狀輕微的患者可透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改善便秘情況,症狀嚴重者則需進行藥物治療。
如正在服用其他藥物,醫生亦可能會建議調節這些藥物的分量。
在中醫的角度,便秘分為熱秘、氣秘、冷秘及虛秘四種。
熱秘 |
氣秘 | 冷秘 |
虛秘 |
腸胃燥熱,常食辛辣食物,捱夜 | 氣鬱,情緒壓力影響 | 年紀增長,腎陽虧虛 | 因疲勞或生病後,引致氣血虧虛 |
不同體質的患者可透過適合的食療,改善便秘問題:
排便時費力,排便後感到疲乏
材料:黃芪15克、火麻仁8克、陳皮6克
做法:先水煮40分鐘,隔渣取水後調入適量蜂蜜
面色無光澤,容易頭暈、心悸
材料:當歸10克、生地10克、麻仁10克、桃仁8克、枳殼1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水煎40分鐘,取水溫服
大便乾結,如羊屎狀,體形消瘦,容易頭暈耳鳴、心煩失眠、潮熱盜汗
材料:百合50克,蜂蜜、蜜糖適量
做法:百合先水煮熟透,入蜂蜜、蜜糖調勻服食
四肢冰冷、喜熱怕冷、腹中冷痛
材料1:肉蓯蓉15克、羊肉60克、大米100克
做法1:先煎肉蓯蓉及羊肉,去渣取汁,入米煮粥,調味服食
或
材料2:黑芝麻50g、核桃仁50g
做法2:將二味炒熟,放涼後研成細末保存。每日服用2次,每次10克,蜂蜜適量,拌勻溫服
按摩支溝、氣海和天樞能刺激腸道蠕動,改善便秘問題。每日以拇指按壓以下穴位2至3次,每次5分鐘即可。
1. 支溝: 清熱、利尿及通便,舒緩胸脅部位相關症狀
位置:腕背橫紋後3吋,前臂兩臂之間
2. 氣海: 有助理氣和益氣
位置: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1.5吋
3. 天樞: 疏調大腸,健脾祛濕,有助理氣消滯
位置:腹中部,臍中旁2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