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年屆指定退休年齡便須退休,在舊制及新制計劃下,退休年齡亦有所不同:
受聘時期 | 文職人員退休年齡 | 紀律部隊人員退休年齡 |
2000 年 6 月 1 日 – 2015 年 6 月 1 日 | 60 歲 (延長服務年期:65 歲) | 55 歲或 57 歲 (延長服務年期:60 歲) |
2015 年 6 月 1 日後 | 65 歲 | 60 歲 |
針對可享退休金條款受聘的公務員,政府有兩種法定而無須供款的退休金計劃:
政府會按公務員的薪金、服務年資及所屬退休金計劃下的退休金計算因子,計算出可領取的退休金。公務員可選擇把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折算為一筆過的退休酬金,餘額則按月發放給該員,直至他逝世為止。
一名員佐級的紀律人員於 1961 年 1 月 1 日受聘,並在 1986 年 6 月 1 日前退休,薪點在 29 級,每月薪水達 HK$7,095。
在舊制的退休金計劃下,退休酬金的折算百分比最高為 25 %,若選擇 25% 退休金折算,因此該公務員可得到的退休金如下:
一筆過退休酬金 | HK$151,478 |
每月退休金 | HK$2,704 |
以一位於 1978 年 9 月 1 日入職、並於 2018 年 9 月 1 日退休的中層公務員為例,在新退休金計劃下,退休時月薪為 HK$35,085,他/她的退休金是 HK$3,929,520。
在新制的退休金計劃下,退休酬金的折算百分比最高為 50 %,若選擇 25% 退休金折算,他/她在退休日可先收取的款項如下:
一筆過退休酬金 | HK$982,380 |
每月退休金 | HK$17,543 |
而公積金計劃是另一項退休福利制度,以配合新的聘任制度。
在 2000 年 6 月 1 日或之後按新公務員入職條款受聘,並在試用期及 / 或合約期屆滿後轉為新長期聘用條款的公務員,可在退休後獲發公積金。
政府對公積金計劃作出的供款,包括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按累進供款率計算如下:
員工按公務員條款受聘並完成的無間斷服務年期 | 按員工實任職級基本薪金的比率計算的政府供款率 |
3 年以下 | 5% |
3 年 – 15 年以下 | 15% |
15 年 – 20 年以下 | 17% |
20 年 – 25 年以下 | 20% |
25 年 – 30 年以下 | 22% |
30 年或以上 | 25% |
員工按公務員條款受聘並完成的無間斷服務年期 | 按員工實任職級基本薪金的比率計算的政府供款率 |
3 年以下 | 5% |
3 年 – 18 年以下 | 15% |
18 年 – 24 年以下 | 17% |
24 年 – 30 年以下 | 20% |
30 年 – 35 年以下 | 22% |
35 年或以上 | 25% |
另外,紀律部隊人員亦可獲特別紀律部隊供款,供款率為基本薪金的 2.5%。以民政署的助理文書主任為例,月入約 HK$26,000,工作滿 10 年時,在公務員公積金制度下,可以一筆過領取近 HK$20 萬元,但就沒有每月退休金。
事實上,新制公務員及其家屬在退休後並沒有醫療保障,只有退休的舊制公務員及其家屬可繼續享用免費醫療服務,當中包括:
醫療及牙科福利 | 地點 | 服務 |
診斷服務 | 伊利沙伯醫院 | 一般電腦斷層掃描、 磁力共振掃描、乳房X光造影掃描和超聲波掃描服務 |
專科診所 |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 | 耳鼻喉科、家庭醫學科、 婦科、內科、矯形及創傷外科、 兒科及青少年科、及外科 |
瑪麗醫院 | 內科及外科 | |
牙科服務 | 衞生署轄下設有 40 間牙科診所 | 定期檢查、洗牙、補牙 |
中醫 |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 仁濟醫院的中醫診所 | 內科服務及針灸服務 |
撇除上述提及的醫療福利,退休公務員可享有福利基金,可用作涵蓋醫療費用,包括特別醫療器材的費用及殮葬費,然而即使申請獲批,可獲發放的最高款額通常只有 HK$6,000。
雖然退休公務員亦可享用其他福利,當中亦有不少醫療福利,又享有福利基金,但究竟公務員的退休福利又是否「夠用」呢?
不論是舊制或新制的公務員都有退休金或公積金,部份退休公務員甚至有逾百萬的退休金,如果單純看退休生活,可謂相當「夠用」。然而,若不幸患上大病(如癌症),單靠有限度的公立醫療服務及退休金,恐怕未能及時接受治療之餘,亦難以負擔私家醫院昂貴的治療費用。
現時公立醫療資源緊張,可以給公務員的資源也不算太多,其中普通科門診每日平均只提供 30 個優先籌予公務員,專科門診選擇則只有 4 間。如懷疑患上癌症,需要接受診斷檢查,輪候的時間由 5 至 61 星期不等。
診斷檢查 | 輪候時間 |
電腦斷層掃描 | 61 星期 |
磁力共振掃描 | 50 星期 |
乳房X光造影掃描 | 5 星期 |
超聲波掃描服務 | 24 星期 |
可見,雖然公務員可獲專屬的醫療服務,但排期甚長,如果遇上緊急情況,或想盡快接受治療,就未必可透過退休後的醫療福利獲得即時治療。
以大腸癌為例,香港港安醫院的治療費用如下:
檢查/治療 | 費用 |
大腸內窺鏡檢查(監察麻醉) | 約 HK$15,300 |
結腸切除術 – 醫生費(包括麻醉費)* | HK$160,550 |
結腸切除術 – 醫院費* | HK$109,365 |
總費用 | HK$285,215 |
治療大腸癌的總費用約 HK$30 萬,如果以上述領提退休金/ 公積金個案為例,員佐級的紀律人員及助理文書主任(即退休金計算例子一)即使動用整筆一次性退休金,即 HK$20 多萬,也不足以應付,需要自己負擔剩餘的醫藥費。
在中層公務員的個案中(退休金計算例子二),治療大腸癌的總費用已佔其一次性退休金,大約 HK$98 萬的三分之一。 如病情較嚴重,需要用上其他治療,如鏢靶治療(每月平均價錢為 HK$2萬至14.2萬^),就要動用剩餘的三分之二金額,即使加上福利基金的 HK$6,000,負擔也相當重。
更可況新制的公務員即使在退休後也未能享用免費的公院治療。因此在未退休前,早早購買自願醫保,其保障至少直至 100 歲,每年提供最少 HK$42 萬的保障,就不怕退休後,因擔心經濟負擔未能接受私家治療,需要輪候公立醫院服務,最終錯過黃金治療期。
自願醫保除了可涵蓋大部分的醫療費用,更可讓你盡早獲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