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氣,又稱為疝氣,指在腹腔壁出現缺口,內藏(通常是腸道)就有機會從腹腔的缺口突出,形成小腫塊。
小腸氣是幼兒常見的疾病,多數出現於男性,因為男性的腹股溝位置有一條先天性管道未閉合,約有27%男性會患上小腸氣。
女性患上此病的機率較低,約有3%比率會患上此病,主要因為進行瑜伽或仰臥起坐等修腰活動時,因姿勢及用力不當而引發小腸氣。
小腸氣除了會引致不適外,當小腫塊變得越來越大,更會卡住小腸,影響腸道暢通和腸道的血液供應,造成小腸梗阻,嚴重者更會導致小腸壞死。如果患者在小腸氣位置上過度施加壓力,更有可能導致小腸穿孔。
此外,腹股溝突出的小腫塊可能會垂至陰囊部份,造成明顯的變形。因此,必須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在正常情況下,小腸被腹壁肌肉包圍保護著。如果腹壁肌力不足,當腹部持續受壓,腸道就有機會從腹壁的缺口突出,令腹部突出小肉塊。在咳嗽、彎腰或搬運重物、進行瑜伽或仰臥起坐等修腰活動時,若姿勢或用力不當,都有機會令腹部受壓引致小腸突出。
除此以外,以下情況亦會增加患上小腸氣的風險:
小腸氣患者腹部會有突出的腫塊,多數能被推回體內,在躺臥下時突出了腫塊亦會消失。患者亦會出現以下病徵:
如沒有及時醫治,小腸會因被卡住而引致腸梗塞或腸臟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小腸氣患者通常都有明顯的臨床病徵,當病人在站立時腹部明顯有異物突出,在平臥時便會縮回去,或在咳嗽時腹部有異物突出,都能讓醫生輕易診斷。
如果患者臨床病徵不明顯,醫生會進行超聲波或電腦掃描等進階檢查,以獲得更準確的診斷。
外科手術可治療小腸氣,分為傳統修補手術及微創修補術兩種。
傳統修補手術 | 微創內窺鏡修補手術 | |
手術方式 | 利用傳統手術縫合腹壁缺口位 | 利用腹腔鏡將人工修補網片填補缺口 |
傷口 | 大概5-7cm長的切口 | 1-3個大概0.5-1cm的切口 |
康復時間 | 1至2星期 | 幾天至1星期 |
外觀 | 留有一條明顯傷痕 | 1-3個細小傷痕 |
風險 | 傷口較大,受感染的機會較高 | 傷及腸臟及神經線的機會較小 |
傳統手術是從腹壁外側修補,需要開一個較大切口,手術進需要破開皮膚、肌肉及筋膜等,有機會傷及神經線。
微創手術則從內側修補,有助減少傷口修復時的張力和異物感,復發的風險相對減低。
無論是傳統手術,或微創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有機會出現以下併發症:
醫院 / 機構 | 日間 | 住院 |
養和醫院#(非腹腔鏡) | / | $51,512 |
聖保祿醫院# | / | $44,830 |
港怡醫院# (非腹腔鏡) | / | $39,263 |
港安醫院 - 司徒拔道#
(微創手術) |
/ | $58,566 |
嘉諾撒醫院# | / | $36,038 |
明德國際醫院# (非腹腔鏡) | $61,531 | / |
浸會醫院 | / | / |
聖德肋撒醫院(法國醫院)# | $29,681 | $31,329 |
播道醫院# | / | / |
寶血醫院# | / | $33,387 |
仁安醫院# | / | / |
荃灣港安醫院# (非腹腔鏡) | / | $50,432 |
公立醫院私家診所* | $19,350 – $37,800 | / |
Bowtie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保障「腹腔鏡式食道裂孔疝氣修補術 」,相關合資格醫療開支可獲得賠償,靈活計劃更能提供額外醫療保障 (SMM),可賠償超出保障額之指定醫療費用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