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骨頭受到衝擊,導致出現裂縫、變形、凹陷或斷裂成兩塊或以上的碎片時,就會形成骨折。骨骼中含有血液及神經線,因此骨折時會引致出血、瘀傷及疼痛。
一般成年人骨折可分為以下6種:
上肢骨折可導致嚴重痛楚、變形、腫脹,會讓患者失去上肢和手部功能。而常見的上肢骨折部位有:
不同年齡層的骨折都有所不同。兒童的骨較軟和容易彎曲,有「青枝骨折」和「生長板骨折」兩種:
中年時期及老年的骨質密度開始降低,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令骨質變得脆弱,較易產生骨折。骨質疏鬆症常見於更年期後的女性。
骨折多數因意外引起。骨的結構堅韌,一般能承受重力,但當受到直接衝擊、強力扭轉或折曲,如跌倒或碰撞時,骨頭便有機會折斷。
隨著年紀增長,骨頭變得脆弱,當跌倒時便容易產生骨折。除了老年人外,小朋友未懂得分辨危險,常跌倒或發生意外,都有較大機會導致骨折。
由於骨骼中有血液及神經供應,骨折時會產生嚴重痛楚,骨折的部位更會出現腫脹和瘀傷,甚至肢體變形,令患者難以進行日常活動。周圍的神經及動靜脈會有壓迫感,或會出現骨擦感或骨擦聲音。若折斷的是較大型的骨,如骨盆或股骨,更可能會造成內出血。
除此以外,因骨折產生的嚴重痛楚亦會引致以下症狀:
骨折通常透過X光檢查診斷,但如果出現複雜及粉碎性骨折,如壓力骨折或拇指底部骨折,則需進行CT電腦掃描以作詳細診斷。
如果患者清醒、呼吸正常、骨折傷口沒有外露,應先盡量避免移動傷者,以減輕痛楚,同時避免斷骨刺傷內臟或因移動引致更大創傷。
醫生會視乎骨折的部位而使用固定骨折的方法,可能會用到吊帶或夾板。相關技術需從急救課程中學習,亦應諮詢醫生的意見。
發生嚴重意外後,如出現血液循環或呼吸困難等嚴重創傷,醫生會先處理相關問題,然後再治理骨折。醫生會用以下方法幫助固定骨折部位,使其復位:
治療期間,身體可自行修復骨折。斷骨癒合的時間視乎骨折類型和位置而定,一般需要2至8星期。在手術後,患者可進行輕微的康復運動,以增加骨骼強度,亦需進行至少1至2個月的物理治療,促進和回復活動能力。
私家醫院 | 上肢 | 下肢 |
養和醫院 | $120,186 | $136,896 |
聖保祿醫院 | $33,559(日間) / $84,377(住院) | $33,559(日間) / $84,377(住院) |
港怡醫院 | $65,422(日間) / $76,063(住院) | $90,318(住院) |
港安醫院 - 司徒拔道 | $109,358 | $111,351 |
嘉諾撒醫院 | $83,756 | |
浸會醫院 | $78,733 | $79,693 |
聖德肋撒醫院(法國醫院) | $33,790(日間) / $73,230(住院) | $77,220(住院) |
播道醫院 | $52,594 | 沒有注明 |
仁安醫院 | $81,230 | |
荃灣港安醫院 | $96,066 | $137,841 |
#上述手術收費均為過往統計之中位數(2020年4月20日更新)
嚴重骨折的患者在痊癒後,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如在運用手腳或關節時會感到疼痛或僵硬等。此外,如果骨折的傷口外露,或需要動手術固定斷骨,則較易出現感染。根據養和醫院的資料顯示,約有50%的骨折患者有復發的機會。
從日常飲食和運動做起,好好護理骨骼,有助預防骨折或復發。骨折後的護理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
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進食鈣、維他命D和蛋白質,避免進食過多含鈉食品,減少鈣質流失。
如果飲食不當,會影響骨痂的生長和骨折的癒合。骨折後需要臥床的患者,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或蜂蜜等,幫助排便。
患者亦應多做運動,特別是以下類型的運動:
這些運動都可強化骨質密度,保持良好的肌肉力量,增強身體穩定力和提高肌肉靈活性,降低跌倒風險。成人一星期應做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或75分鐘劇烈的帶氧運動,而兒童及青少年一星期應做至少60分鐘運動。
除此以外,多接觸天然陽光、不要吸煙、避免酒精、咖啡因或碳酸飲品,保持適當體重,都有助強化骨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