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疹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傳染病,常見於6個月至2歲的兒童,4歲以後便較少出現。玫瑰疹由病毒傳染,受感染的嬰幼兒通常會發燒和出疹。
麻疹的病徵與玫瑰疹相似,是另一種常見於嬰幼兒的傳染性疾病,同樣會發燒和出疹,但危險性相對較高,即看下表區分:
玫瑰疹 | 麻疹 | |
出現部位 | 軀幹、胸口、背部,並擴散至四肢 | 由面部擴散到全身 |
初期病徵 | 沒有明顯徵狀 | 發燒、咳嗽、流鼻水等,口腔有機會出現白點 |
發燒情況 | 出疹後會退燒 | 出疹後不會退燒 |
傳染性 | 由飛沫傳播 | 傳染性極高 |
併發症 | 出現併發症及致命的風險較低 | 有機會引發肺部感染、腦炎等嚴重併發症,致命的風險較高 |
玫瑰疹會出在軀幹、胸口、背部等並擴散到四肢,主要分佈於軀幹、頸部和手臂。
玫瑰疹多數是由人類皰疹6型病毒(HHV-6)感染引起,少部分則是由人類皰疹7型病毒(HHV-7)引起。病毒的主要透過飛沫傳播,由打噴嚏或咳嗽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根據美國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曾經感染HHV-6,部分沒有得過玫瑰疹的孩童,都在抽血檢查後卻發現體內有玫瑰疹的抗體。因此,即便受感染也不一定會有玫瑰疹的症狀,而沒有症狀的感染者傳播病毒的機會率最高。
大部份患者都會出現輕微肚痾症狀,其他症狀如下:
小童亦有機會出現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狀,當紅疹完全消散後,就算是痊癒。
一般玫瑰疹甚少引發嚴重的併發症,部份患病兒童有機會出現反白眼、手腳抽搐等發燒抽筋症狀,此時父母應立即求醫。然而,患上麻疹才有機會引起肺部感染、腦炎等嚴重併發症,因此玫瑰疹的致命風險相對較低。
普遍玫瑰疹不需要特別治療就會好轉,醫生主要會針對高燒進行支援性治療,以緩解高燒帶來的不適:
在高燒期間,身體有機會滾燙而手腳冰冷,但家長不宜為他們添加衣服或被子,反而應減少穿衣,讓他們盡快散熱。同時,應遵從醫生指示服藥,不要自行亂服阿斯匹靈退燒,亦切勿使用含類固醇或不明的藥膏。
由於玫瑰疹經飛沫傳播,爸媽可多注意寶寶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醫生通常會進行臨床檢查,通過詢問病史和病徵來作出診斷。
感染玫瑰疹後,身體內就會產生抗體,所以每個人一生只會感染一次玫瑰疹,不會復發。
玫瑰疹只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主要透過飛沫與口水傳染。玫瑰疹的潛伏期大約是5至15天,在這段期間雖然未有明顯病徵,但其傳播性最高,病毒會在不知不覺間傳開。在高燒階段亦具有傳染性,但在身體長出疹子後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