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自願醫保扣稅攻略:教你點慳更多保費!
24%納稅人有用自願醫保申請扣稅
自願醫保計劃保費支出可作「薪俸税扣除額」,以降低你的應課稅入息,變相達到「扣稅」效果。根據立法會數據,2023-24課稅年度,有24%納稅人申請自願醫保稅務扣減,獲扣稅的合資格保費總額近35億元。
課稅年度 | 申請自願醫保稅務扣減的納稅人比例 | 獲扣稅的合資格保費總額 |
2019-20 | 8% | 10.19億元 |
2020-21 | 14% | 16.93億元 |
2021-22 | 18% | 23.55億元 |
2022-23 | 22% | 29.87億元 |
2023-24 (初步數字) | 24% | 34.80億元 |
- 資料來源:2025年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文件
想知自願醫保點扣稅及最慳錢的方法?報稅前,睇以下重點!

平靚正嘅自願醫保去邊搵?Bowtie 有!
重點一:自願醫保扣稅上限
每個課税年度,每名幫自己買保單的人士(保單受保人)可以申請扣稅的自願醫保保費上限為$8,000。
意思是,每一名受保人可以在報稅表上填寫最多$8,000 的保費以申請扣稅,即使全年保費超出此數目,亦只可填$8,000。
重點二:計算自願醫保扣稅額
買自願醫保最緊要Claim到!
以Bowtie自願醫保為例,索償成功批核率係 98.3%#。Bowtie提供多種自願醫保計劃,包括「標準計劃」、「靈活計劃-基本」、「靈活計劃 – 升級」及 Bowtie Pink,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每種計劃都有其特點和優勢,建議仔細比較後再作選擇。
#以上為截至 2025 年 2 月, Bowtie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靈活計劃-基本」、「靈活計劃 – 升級」及 Bowtie Pink 的平均獲批索償個案的比率。
重點三:買貴plan扣更多稅最慳錢?不一定!
按照上述計算方法,買一份較貴的自願醫保,豈不是可以扣更多稅、慳更多錢?的確愈貴的自願醫保,可以扣愈多稅,但其實最慳錢的方法是:買一份便宜,但保障同樣足夠的自願醫保!
讓我們用以下 2 個假設個案讓你了解更多:
- 陳先生🧔🏽:買份貴的自願醫保,扣更多稅!
- 黃先生👨🏼🦲:買份便宜,但保障仍然足夠的自願醫保,然後申請扣稅!
陳先生🧔🏽 | 黃先生👨🏼🦲 | |
全年實際支付保費 | $8,000 | $3,000 |
合資格作稅務扣除的保費 | $8,000 | $3,000 |
扣稅金額 (假設稅率是17%*) | $8,000 x 17% = $1,360 | $3,000 x 17% = $510 |
全年最終支出 (實際支付保費 – 扣稅額) | $8,000 – $1,360 =$6,640 | $3,000 – $510 =$2,483 |
從「全年最終支出」可見,黃先生👨🏼🦲買便宜但保障足夠的自願醫保,再申請扣稅才是「最慳錢的方案」 ,比陳先生🧔🏽節省超過$4,000!
- 註:以上例子中提及的「全年實際支付保費」為假設數字,並非實際計劃的保費。此外,稅率因個人收入而有所不同。
重點四 : 全家最高收入者幫家人申請自願醫保扣稅慳更多!
想好似黃先生👨🏼🦲那樣節省更多?
其實一名保單持有人/又稱投保人可為其他合資格受養人購買自願醫保,只要將所有保單合併在全家最高收入者的報稅表下,再為他們的自願醫保申請扣稅,這樣可以扣得更多稅!原因是:最高收入者的稅率最高,在自願醫保扣稅計算公式下,扣稅金額自然最高。
合資格受養人包括:
- 配偶1
- 子女2
- 未滿 18 歲
- 18 – 25 歲並接受全日制教育
- 18 歲或以上,但因身體上或精神問題而未能工作
- 兄弟姊妹2
- 未滿18歲
- 18 – 25 歲並接受全日制教育
- 18 歲或以上,但因身體上或精神問題而未能工作
- 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2
- 未滿 55 歲,但持有政府傷殘津貼資格
- 年滿 55 歲
- 1只限個人入息税的納稅人
- 2繼養及領養關係適用。詳情請參閱《税務條例》(第112章)
- 註:若要申請扣稅,保單的受保人必須為香港居民,包括香港身份證持有人、未持有香港身份證、在出生或被領養時其父母為香港身份證持有人的 11 歲以下人士。詳情請參閱《税務條例》(第112章)。
不過,請謹記只有保單持有人(即投保人)才有資格為自願醫保保費申請扣稅,這名人士在報稅表內申請扣稅的保單數目不設上限。
不過,正如上文曾提及「買一份便宜,但保障同樣足夠的自願醫保才是最慳錢」的方法。假設黃先生👨🏼🦲利用「最慳錢」的方法,為同樣 40 歲的太太👩🏽及 2 名 20 歲的子女投保:
「最慳錢」的方法 | 黃先生👨🏼🦲 | 黃太太👩🏽 | 兒子👦🏽 | 女兒👧🏽 |
全年實際支付保費 | $3,000 | $3,000 | $1,824 | $1,824 |
合資格作稅務扣除的保費 | $3,000 | $3,000 | $1,824 | $1,824 |
扣稅額 (假設稅率是17%*) | $3,000 x 17% = $510 | $3,000 x 17% = $510 | $1,824 x 17% = $310 | $1,824 x 17% = $310 |
全年最終支出 (實際支付保費 – 扣稅額) | $3,000 – $510 = $2,490 | $3,000 – $510 = $2,490 | $1,824 – $310 = $1,514 | $1,824 – $310 = $1,514 |
黃先生👨🏼🦲為一家四口投保,每年可以多扣 $1,640 稅,雖然全年最終支出較之前多,但亦抵銷了未來有機會出現的醫療支出。
- 註:以上陳先生例子中提及的「全年實際支付保費」為假設數字,並非實際計劃的保費。
重點五:眾多醫保中,只有自願醫保可扣稅
香港保險市場上有眾多醫保產品,所以大家在投保前亦要注意:
- 只有「自願醫保」才可扣稅
在各種醫療保險之中,暫時只有「自願醫保計劃」可享扣稅優惠。在醫務衞生局的監管下,保險公司有責任列明哪些產品是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
- 「靈活計劃」的附加保障並不可扣稅
自願醫保認可產品可分為:
- 基本的「標準計劃」
- 保險公司自行設計的「靈活計劃」 「靈活計劃」中不乏高端醫保,提供更全面、更大額的保障。有些保險公司更可能會將「靈活計劃」連同其他保險產品組成一個「套餐」作銷售,但謹記,你只可以就「自願醫保靈活計劃」的保費申請扣稅。
例子:
保險產品 | 全年保費 | 保費可以「扣除」嗎? |
1. 「標準計劃」 | $3,000 | ✔️ |
2. 「靈活計劃」 | $8,000 | ✔️ |
3. 「靈活計劃」+ 家居保險 | 靈活計劃:$7,000 家居保險:$1,000 | ✔️ 靈活計劃保費 ❌ 家居保險保費 |
計劃 3 包括自願醫保及家居保險。不過,由於家居保險並非醫務衞生局認可產品,所以相關保費支出不可以當作合資格稅務「扣除」項目!
想為自願醫保扣稅,但唔知稅單點樣填寫?立即閱讀 Bowtie 為你準備的2024/25年度報稅攻略!
- 註:以上內容只供參考,如需要任何税務建議,請諮詢你的稅務顧問。 你亦可以瀏覽醫務衞生局網頁了解扣稅詳情。受有關條件約束。
⭐️ 自願醫保+危疾保:你以為你淨係需要醫保?點解兩者欠一不可?
因此,若果你萬一不幸患上危疾,只投保醫療保險雖然可以保障你在醫療方面的費用,不過就未必能夠保障你因患病需負擔的長遠問題。事實上,當你患上危疾時,即使不是致命性,往往都會因此被逼停工而失去收入,變相影響你的生活質素,甚至有機會打亂你現有的規劃。
基於醫療保險及危疾保險保障並不抵觸,一份值得信賴的危疾保險能夠代替你停工時失去的收入,在財政上助你一臂之力,也能減少對其他家人的影響,維持原有的生活質素。
甚至,即使患病後不能買新保險,危疾的賠償必要時可以幫你繼續支付現有醫保保費。
危疾保險絕對是重要的保障,除了醫療保險之外,危疾保險的重要性亦都不能忽視。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有穩定收入,便應該積極考慮購買一份危疾保給自己多一份保障。
其他自願醫保扣稅問題
假設,陳先生為母親購買了 3 份自願醫保計劃,他可以為所有合資格保費申請税務扣除,但保費上限為 $8,000。意思是:如果 3 份保單全年保費合共 $12,000,陳先生亦只可為當中的 $8,000 申請扣稅。
可以,二人可同享扣稅優惠。
假設陳先生及弟弟分別為母親購買了一份全年保費為 $10,000 及 $2,000 的自願醫保計劃保單。陳先生可為母親全年 $8,000 申請扣稅,而他的弟弟則可為 $2,000 申請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