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由於眼球壓力過高,引致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損,令視力下降和視野縮窄,嚴重者可導致永久失明。
青光眼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及先天性三種:
有些病人眼壓不高, 但亦有機會患上青光眼,其成因未明,可能與血管疾病有關。
青光眼主要因為不同情況引致眼壓過高,包括:
新聞資料顯示,本港眼科專科醫生羅智峰認為,在昏暗的環境下看手機,瞳孔會自然放大,長遠會對眼睛造成永久傷害,引發黃斑點病變、白內障等。如果眼內前房較窄或有家族病例人士,亦會增加患上急性青光眼的風險。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資料顯示,在全球6000萬名青光眼患者當中,四分之一是華人,在香港約有12萬名青光眼患者,女性患上急性青光眼的風險較高,特別是中年及以上的女性。60歲以上的人士患有青光眼的機會亦增加6倍。以下人士有較大機會患上青光眼:
慢性和急性青光眼分別有不同的病徵:
早期青光眼並沒有明顯病徵,一般人難以察覺患上此病。由於不同的眼球對眼壓都有不同的耐受性,不能單靠眼壓判斷患者是否確診,患者必須由眼科醫生進行下以眼科檢查:
以下常見的青光眼檢查費用,以作參考:
醫院 / 機構 | 檢查費用 |
養和醫院 | $790 – $1,720 |
亮視點 | $700 – $1,500 |
PolyU 眼科視光學院 | $2,000 – $2,300 |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中心 | $3,930 – $4,830 |
如果確診患上青光眼,醫生會根據青光眼類別、嚴重程度、病歷資料和身體狀況等,安排進行以下治療:
如果病情危急,或接受藥物治療後仍未能控制病情,眼科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激光或手術治療,如小梁切除術、引流手術、導管植入術、睫狀體光凝或冷凍術、氬激光虹膜周邊成形術等,目的是排出房水和減少房水生產,從而減低眼壓。
至於公立醫院的青光眼閥植入 (Glaucoma implant) 手術收費則一般為HK$48,850 至HK$59,950不等。
「晶體摘除手術」除了可以治療白內障外,以較薄的人工晶體取代混濁膨脹的晶體,可令前房加深,降低眼壓, 有效控制閉角型青光眼。
在進行手術前,患者需避免感染流行性疾病,注意起居飲食。如患有肺病、 哮喘、 高血壓、 糖尿病等、或經常用某種藥物者,應在手術前通知眼科醫生。
在手術後,醫生會處方滴擴瞳眼藥水,以減輕虹膜炎症反應和避免虹膜粘連,但患者在滴藥後可能會出現怕光、淚水增多等症狀。如發現眼壓上升等,可進行眼球按摩,有助房水流通。
暫時未有方法根治青光眼,一旦視覺神經受到破壞,神經細胞無法再生,亦無法復原已損失的視覺功能。因此,建議高危人士定期進行檢查,預防病發。如果發現徵狀,應及早治療,預防或減慢視力流失,避免視覺功能進一步受損。
青光眼對視力的傷害無法復原,建議年滿 40歲以上的人士,每年進行一次眼科全面檢查。在生活習慣上,亦應注意以下事項,減低患病的機會:
暫時未有臨床研究證明吃藍莓或使用防藍光設備有效預防青光眼,但新聞資料顯示,有研究數據指出枸杞子能保護視神經細胞,有助對抗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