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知識

【高端醫療保險適合你嗎?】及早規劃 幫你慳回三分之二的保費

之前曾經和大家介紹高端醫療保險,這類醫療保險不會為每一個保障項目設賠償上限,保險公司會全數賠償合資格的醫療費用。揀選有墊底費的亞洲版本保費又不昂貴,如果是自願醫保的話保費更可以扣稅。不少人都表示對這種醫保有興趣。 筆者同意高端醫療保險保障非常全面,而且年輕時保費亦不昂貴。不過是否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呢?而且隨著年歲增長保費會增加多少呢?如果計及醫療通脹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們應該怎樣為退休後的保費及早準備呢?
作者 林正宏
日期 2020-09-02
更新 2021-06-30
目錄
75歲的你能否負擔每月近三千元的保費?公營醫療資源緊張 手術排期可逾數年退休前應為日後保障做好準備
高端醫療保險 慳保費

75歲的你能否負擔每月近三千元的保費?

假設一位35歲不吸煙的女士打算投保一份亞洲版的高端自願醫保,她選擇了每年$15,000(港元,下同)的墊底費。每年的保費為$6,031,保費還可以扣稅。每年的最高賠償額為$500萬,終身賠償額更高達$2,000萬,驟眼看真的非常吸引。

不過,讓我們將鏡頭拉遠一點,看看到65歲時這位女士需要繳交多少保費。先假設保險公司沒有因通漲而上調保費,到65歲時保費為$21,522(平均每月$1,794)。嗯,有這麼全面的保障,這個保費還可以接受。那麼到75歲的時候呢?保費增加至$34,724(每月$2,894),到80歲時保費將會增加至$44,106(每月$3,676)。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今天香港女士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8歲,相信數十年後,這個數字會更高,假設到時為95歲。讓我們將35至95歲的所有醫療保費相加,總數接近$180萬,由65至95歲這31年的保費佔超過8成($145萬)。

如果沒有做任何準備,到退休時要負擔這筆保費也真吃力。相信很多人看到這些數字,第一個想法會是覺得保費很昂貴,不如到時取消保險直接倚賴政府吧。不過,大家不要忘記今天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其實已經不勝負荷。

Bowtie 自願醫保 - 幫到你 答到盡 Claim 到順

公營醫療資源緊張 手術排期可逾數年

根據醫管局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資料,在骨科輪候全關節置換術的個案總共有26,547宗。病人輪候時間中位數和第90個百分位數最長分別為42個月(港島東)及68個月(新界西)。這表示在港島東有一半病人需要等最少42個月才能做手術,在新界西更有百分之十的病人需要等接近6年或更長時間才可以做手術。港島西及九龍中的輪候時間較短,估計是因為有較多人有個人保險,並選用私家醫療服務。

如果日後有更多人轉用公營醫療服務,情況會變得如何呢?根據政府統計處公佈的「香港人口推算2017至2066」,到2066年時,香港將有超過三分之一人口為65歲及以上的長者。在今天的低稅率情況下,公營醫療系統根本不可能負擔屆時大幅增加的醫療需求。我們始終要為自己將來的醫療開支做準備。

退休前應為日後保障做好準備

話說回來,如果能夠用少於$200萬的保費,便可以獲得最高$2,000萬的醫療保障,將一生人大部份的醫療開支轉嫁給保險公司,並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時,亦可以立即入院,毋須捱6年,其實也是一件不錯的事。不過如果可以用更少的保費,例如三分之一,會不會更理想呢?

由於大部份的保費都是65歲或以後才要繳交,讓今天不少人掉以輕心。不過換過角度看,如果我們及早規劃並做好準備,30年的時間足以讓複式增長變得非常可觀,將會令整個情況變得不同。

假設在35歲時用10年時間,每年儲起$6萬,總供款$60萬,假設每年有6%的投資回報,到65歲時,戶口價值將會增長至$2,688,537,是總供款的4.5倍。於65歲時每年從戶口提取款項去支付醫療保險的保費,由於戶口增長的速度高於保費的增長,到100歲時支付所有醫療保險的保費後,戶口還應該剩餘$14,997,715。

不過仔細看,以上的計算並不是太合理,因為沒有考慮醫療通脹導致保費上升這個因素。要注意醫療費用的上脹幅度通常高於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加上人口老化的因素,相信這個趨勢會持續。

假設醫療保險保費每年上調4%,今天65歲的保費是$21,522,30年後將會變成$69,804,可見通脹的威力。如果保費按這個增長速度上漲,再加上保費隨年歲增加的因素,到後期保費增長的速度將會高於戶口價值的增速,這個儲備只足夠支付保費至90歲。

當然以上都是基於一些假設數字,實際投資回報和保費增長幅度都可能跟預期不同。不過,關鍵不是究竟可以維持至90歲,抑或100歲,重點是要清楚了解:未來不論醫療費用或保費支出,都會比我們預期多,我們必須及早做準備。

如果今天我們什麼都不做,到時這些開支將會令我們措手不及,我們或無可避免地要降低對醫療服務的要求;相反,只要我們及早做準備,即使實際情況比我們預期差,至少我們仍有儲備,只要微調一些退休後的開支,可能已足以應付。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2
2
本文章內容由 林正宏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相關文章

保費徵費是什麼?了解收費原因及計算方法! 保費徵費是什麼?了解收費原因及計算方法!
保險知識

保費徵費是什麼?了解收費原因及計算方法!

【門診保險邊間好?】比較時留意包唔包中醫及理賠限制! 【門診保險邊間好?】比較時留意包唔包中醫及理賠限制!
保險知識

【門診保險邊間好?】比較時留意包唔包中醫及理賠限制!

【工傷】定義是什麼?賠償怎樣計?索償程序一覽 【工傷】定義是什麼?賠償怎樣計?索償程序一覽
保險知識

【工傷】定義是什麼?賠償怎樣計?索償程序一覽

新客戶以「LASTCALL3」成功投保 Bowtie 自願醫保,首年保費 55 折!
立即投保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3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我們檢測到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如要得到最佳的瀏覽體驗,請更新或使用其他瀏覽器。 知道了
咩 Plan 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