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融资:供断医疗保险的方法
医疗融资是什么?
医疗融资(Medical Financing)是指投保人购买医疗保险时,同时投保一份具储蓄成分的长期人寿保险。目的是希望未来可利用该储蓄寿险保单所发放及复式滚存的红利,去支付日后的医疗保险保费。不少中介称此安排能让投保人在一定年期后“供断”医疗保险保单。
一般人认为医疗融资的好处
医疗融资这个设定的好处,当然是让投保人在若干年(例如15、20年)后,可以“供断”医保保单。要知道,一般医疗保险都需要每年续保,产品设计上鲜有供款特定年期便可换取终身或长期医疗保障之例。
在医疗融资的安排下,长期储蓄寿险在若干年内不断滚存红利,在指定年期后,该保单提供的保证回报及预期回报便能够支付或补贴医疗保险的保费,让投保人在若干年后/退休后,毋须担心因财务能力不足,而未能续供医保,不致于失去医疗保障。
这个安排看似相当吸引,因此大家不难看到在社交媒体上“供断医保后继续保”、“15年供断医疗单”等同类标题的帖文都吸引了不少朋友留言,或表示希望了解更多详情。
实现医疗融资的限制
究竟医疗融资是可行的方案?抑或是魔鬼在细节中?Bowtie团队不敢妄下定论,但希望指出医疗融资执行上的确有以下四大限制:
医疗融资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一份储蓄寿险、一份医保,以及若干年的滚存期,意味这个安排必然是“先苦后甜”的,投保人早期仍需要以真金白银支付两份保单的保费。这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朋友,或收入较低的朋友而言可能较为吃力。
此外,储蓄寿险在设计上一般设有“回本期”(Breakeven Year),在此时间前提早套现或退保很大机会令投保人“亏本”,这样可见医疗融资安排在财务灵活性方面的局限。
医疗融资的计算基础一般都依靠医保保费表上不同年龄的保费资料,以及储蓄寿险上每年保证回报及预期回报的资料。投保人需要投保多大金额的储蓄寿险,都是以此基础计算。不过,这个计算必须要考虑医保保费的调整。
医保保费的加减受到赔付率(反映过往客户的索偿情况)及医疗通胀影响。即使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稳定,但医疗通胀仍是全球大趋势。根据Willis Tower Watson的《2023年全球医疗趋势调查报告》,预计全球平均医疗成本将会上升10%,香港的医疗通胀将上升至8.8%,比往年升逾0.6%。
医疗通胀长远会令医保保费向上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储蓄寿险保单的回报能否追上医保开支,仍存有未知之数。
医疗融资的理念是通过储蓄寿险滚存红利,在复式效应下,若干年后利用保单每年提供的红利回报来支付或补贴医保保费。须知道储蓄寿险的回报大致可分为保证回报及预期回报(非保证回报)两部分,前者的回报率一般较后者低。
非保证回报的部分其实是由保险公司因应市况、盈利及理赔等因素决定的。非保证回报“缩水”的情况亦曾有发生(可留意各大保险公司的红利实现率),导致保单持有人的“回本期”更长,这亦意味达致“供断”医保的时间可能需要延长,或反映红利能补贴医保开支的额度减少。
刚才提到,由于医保保费很大机会因应医疗通胀而上调,而储蓄寿险的回报亦存有不确定性。因此,要做到真正有效的医疗融资安排,可能需要投保较大额供款的储蓄寿险,并挑选保障相对基本而保费较低的医保产品。
虽然医疗融资某程度上能补贴投保人日后的医保开支,但要真的完全“供断”医保,在储蓄保险回报及医保保费调整方面的预测和计算需要十分准确,结果仍可能需要较高的储蓄保险供款,才够稳妥。
网上纯保障医保比其他计划便宜,让你轻松保留医保
不管利用医疗融资,还是其他财务工具带来日后的被动收入,购买一份可负担且保障全面的医疗保险还是最实际之举,毋须担心年纪渐长时,保费像天文数字般难以负担。
我们曾将Bowtie自愿医保与两间公司传统保险公司的医保进行比较,即刻看下网上纯保障医保可以便宜多少?
Bowtie vs 保险公司A的自愿医保标准计划
年龄 | 保险公司A 自愿医保标准计划 全年保費 | Bowtie 自愿医保标准计划 全年保費 | 差额 |
65 | HK$8,429 | HK$6,708 | HK$1,721 |
66 | HK$8,774 | HK$7,044 | HK$1,730 |
67 | HK$9,165 | HK$7,296 | HK$1,869 |
68 | HK$9,587 | HK$7,560 | HK$2,027 |
69 | HK$10,061 | HK$7,920 | HK$2,141 |
70 | HK$10,528 | HK$8,304 | HK$2,224 |
71 | HK$11,187 | HK$8,700 | HK$2,487 |
72 | HK$11,878 | HK$9,036 | HK$2,842 |
73 | HK$12,608 | HK$9,408 | HK$3,200 |
74 | HK$13,382 | HK$9,780 | HK$3,602 |
75 | HK$13,971 | HK$10,164 | HK$3,807 |
76 | HK$14,579 | HK$10,464 | HK$4,115 |
77 | HK$15,219 | HK$10,680 | HK$4,539 |
78 | HK$15,885 | HK$10,896 | HK$4,989 |
79 | HK$16,550 | HK$11,124 | HK$5,426 |
80 | HK$17,267 | HK$11,328 | HK$5,939 |
事实上,如果要真真正正成功实现“医疗融资”,必须准确计算医保保费调整及储蓄保险的回报,所以如果你投保“储蓄人寿”只是为了达到“医疗融资”的目的,倒不如投保定期人寿(即纯保障人寿),然后用节省下来的保费进行其他投资及储蓄等财务规划,回报分分钟比“储蓄人寿”更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