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知識
中醫知識

【天灸2025】原理是什麼?了解價錢、功效、禁忌及副作用!

針灸大家聽得多,知道甚麼是天灸嗎?天灸需要在指定日子(三伏天/三九天)進行,有效治療哮喘、鼻敏感、胃痛及不同的痛症等。想了解天灸的原理是什麼?有何功效及副作用?整個療程是如何的?Bowtie 一次過話你知!
更新 2025-07-05
目錄
天灸的原理是什麼?2025年「三伏天灸」的日期天灸會在甚麼穴位進行?在香港進行天灸的價錢參考天灸療程時間天灸的6大功效天灸有何副作用?進行天灸前後及期間的注意事項馬上預約中醫門診服務
~7 月 Blog 專屬限時優惠~
首年保費高達免 11 個月優惠!
由即日起至 7 月 14 日前投保 Bowtie 保險產品,首年保費享高達免 11 個月優惠!

天灸的原理是什麼?

天灸,又稱「穴位敷貼療法」或「發泡療法」,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結合了「天人合一」及「冬病夏治」的理念。根據中醫理論,人體的氣血運行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密切相關。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夏季陽氣最盛)或最冷的「三九天」(冬季陰氣最盛),透過在特定穴位敷貼辛溫助陽的藥物,刺激經絡、調節氣血,從而增強免疫力,達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天灸使用辛溫藥材(如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等),將其研磨成粉末並以薑汁調和,製成藥貼敷於穴位。藥物通過皮膚滲透,刺激穴位局部充血或起泡,進而調動人體免疫功能,溫經散寒,活血通絡。這種療法無需針刺或內服藥物,操作簡單,適合多種慢性病及體質調理。

2025年「三伏天灸」的日期

根據中醫傳統,「三伏天灸」通常在三伏天期間進行,具體日期依據農曆及干支紀日法計算,與夏至後的「庚日」相關。根據提供的2025年三伏天時間表,以下是2025年三伏天的日期及對應的天灸建議日期:

2025年三伏天時間表

  • 初伏:2025年7月20日(農曆六月廿六)至7月29日,共10天
  • 中伏:2025年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
  • 末伏:2025年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
  • 總計:30天(7月20日至8月18日)

三伏天灸的建議日期

三伏天灸通常在初伏、中伏、末伏的首日或特定日期進行,部分診所會額外增加「預備灸」或「加強灸」以增強療效。根據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診所等資訊,2025年三伏天灸的常見日期如下:

  • 預備灸(部分診所提供):7月初至7月中,具體日期由診所根據患者情況安排(例如7月10日或7月15日)。
  • 初伏天灸:7月20日(初伏首日)
  • 中伏天灸:7月30日(中伏首日)
  • 末伏天灸:8月9日(末伏首日)
  • 加強灸(視乎診所安排):8月18日後或三伏天結束後一週內(例如8月19日或8月20日)

天灸會在甚麼穴位進行?

天灸的穴位選擇因人而異,需由中醫師根據患者的體質及症狀進行四診(望、聞、問、切)後決定。常用的穴位主要位於背部、腹部及四肢,這些位置與人體經絡和臟腑功能密切相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穴位:

  • 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旁):與肺部功能相關,常用于改善呼吸道問題,如鼻敏感、哮喘。

  • 大椎穴(頸部,第七頸椎下):有助溫陽散寒,增強免疫力,適合體虛易感冒者。

  • 膏肓俞(背部,第四胸椎旁):調節氣血,改善慢性疲勞及虛寒症狀。

  • 關元穴(腹部,臍下四指):補腎助陽,常用于緩解經痛及婦科問題。

  • 足三里(小腿,脛骨外側):健脾和胃,增強消化功能,改善腸胃不適。

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2至6個穴位進行敷貼,每次敷貼時間一般為成人2小時,兒童1小時,初次治療可能縮短時間以觀察皮膚反應。

在香港進行天灸的價錢參考

在香港,天灸療法的價格因診所、地區及療程次數而異。通常以「三貼」或「四貼」為一個療程,對應三伏天或三九天的特定日期。根據市場調查,參考價格如下:

  • 一般中醫診所:單次天灸約HK$150-$300,療程(3-4次)約HK$480-$720。

  • 連鎖中醫品牌(如和順堂、仁愛堂):提供早鳥優惠,療程價格約HK$480-$620,部分附送中醫內科現金券。

  • 大學中醫診所(如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診所):價格可能略高,療程約HK$600-$800,但服務較專業且包括詳細診斷。

  • 私人中醫診所:價格範圍較廣,視乎醫師資歷及診所地點,療程可能達HK$800-$1200。

建議提前查詢診所是否有早鳥優惠或套票,並確認是否需額外支付診金。

天灸療程時間

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進行望聞問切後分析病情,並將藥貼貼敷在相關穴位上。

一般兒童貼敷15-20分鐘後移除,而成人貼敷半小時-1小時。根據皮膚情況以及視乎藥物調配比例,貼敷時間可調整。

天灸的6大功效

天灸因其溫經散寒、調節氣血的特性,對多種慢性疾病及體質問題有顯著療效,以下是主要功效:

  1. 改善呼吸道疾病:對鼻敏感、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有顯著緩解作用,特別適合「冬病夏治」,在夏季增強肺部功能以預防冬季復發。

  2. 緩解經痛與婦科問題:天灸可溫暖子宮,改善氣血循環,對經痛、經期不調及體虛引起的腰酸有幫助。

  3. 增強免疫力:通過刺激穴位,調節陰陽平衡,改善體虛、易感冒及疲勞症狀。

  4. 促進消化功能: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胃脹等問題,通過健脾穴位(如足三里)改善腸胃健康。

  5. 緩解關節疼痛:對風濕、頸肩痛及腰痛有一定舒緩作用,特別適合寒濕體質者。

  6. 調理新冠後遺症:部分研究顯示,天灸有助改善新冠後的疲勞、氣短等症狀。

天灸的療效因人而異,需連續進行數年(通常3-5年)以鞏固效果。

天灸有何副作用?

雖然天灸屬於非侵入性療法,但因其使用刺激性藥物,可能引發以下副作用:

  1. 皮膚反應:敷貼後局部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灼熱、起泡或輕微瘙癢,這是正常現象,通常數天內消退。若起泡嚴重或破損,需及時就醫。

  2. 過敏反應:對藥物成分(如白芥子、細辛)過敏者可能出現皮疹或嚴重瘙癢。

  3. 不適感:少數人可能感到頭暈、疲倦或局部疼痛,尤其初次接受治療時。

  4. 感染風險:若敷貼後皮膚破損未妥善護理,可能引發感染。

為降低副作用,應選擇正規中醫診所,並由註冊中醫師操作,確保藥物品質及敷貼時間適宜。

進行天灸前後及期間的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天灸的安全與效果,以下是前後及期間的注意事項:

治療前

  • 諮詢中醫師:進行四診,確認是否適合天灸。以下人士不宜進行:孕婦、糖尿病不受控者、嚴重皮膚病患者、發燒或急性感染者、癌症患者。

  • 避免空腹或過飽:治療前1小時避免進食過多或空腹,以免影響氣血運行。

  • 檢查皮膚狀況:確保敷貼部位無傷口、濕疹或潰瘍。

治療期間

  • 控制敷貼時間:成人一般2小時,兒童1小時,初次治療可縮短至30分鐘,視皮膚反應調整。

  • 避免抓撓:敷貼後可能有灼熱或瘙癢感,切勿抓撓以免感染。

  • 保持穴位清潔:敷貼後避免立即洗澡,保持皮膚乾燥。

治療後

  • 護理皮膚:若出現起泡,勿自行刺破,可塗抹醫師建議的藥膏(如紅黴素軟膏)。若紅腫持續或加重,立即就醫。

  • 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膩及海鮮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療效或加重皮膚反應。

  • 注意保暖:天灸後避免受寒,特別是冬季進行三九天灸時,需保持身體溫暖。

  • 持續療程:天灸需在三伏天或三九天的特定日期連續進行3-4次,建議連續數年以鞏固效果。

1. 進行天灸時都有禁忌? 要戒口嗎?

天灸期間應保持清淡飲食,忌生冷、肥膩、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影響療效。貼藥當天除藥後建議1小時後以溫水沐浴。

2. 甚麼人不適合進行天灸?

嚴重皮膚過敏史、嚴重濕疹、嚴重皮膚破損、感冒發作期、重度糖尿病、癌症未癒、嚴重心肺疾病、孕婦、2歲內嬰兒不適合進行天灸。

馬上預約中醫門診服務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為客人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當中包括中醫門診,致電 3169 2269,或按此預約診所服務

Bowtie & JP Health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4
2
以上內容由 蔡嘉麗 中醫師 提供。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中醫會診服務

相關文章

【耳水不平衡】中醫為你解釋症狀、原因、如何用藥 【耳水不平衡】中醫為你解釋症狀、原因、如何用藥
中醫知識

【耳水不平衡】中醫為你解釋症狀、原因、如何用藥

【保暖方法】中醫教你 10 種最強暖身食物、驅寒穴位!最保暖穿搭方法! 【保暖方法】中醫教你 10 種最強暖身食物、驅寒穴位!最保暖穿搭方法!
中醫知識

【保暖方法】中醫教你 10 種最強暖身食物、驅寒穴位!最保暖穿搭方法!

【無花果】中醫詳解功效、禁忌及正確食法!(附湯水食譜) 【無花果】中醫詳解功效、禁忌及正確食法!(附湯水食譜)
中醫知識

【無花果】中醫詳解功效、禁忌及正確食法!(附湯水食譜)

限時優惠:7月14日或之前投保時輸入【BLOGHEALTH】,即享自願醫保首年保費 4 折優惠!
立即報價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5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我們檢測到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如要得到最佳的瀏覽體驗,請更新或使用其他瀏覽器。 知道了
有人幫
如果你想...

有人幫

產品 Specialist 為你解答任何關於產品的問題
搵產品專員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