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口老化
香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亞太區人口老化報告》,到2050年,香港將超越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60歲以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屆時,幾乎每兩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是60歲以上長者。
老年人口對醫療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目前,每兩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長期慢性病,而慢性病患者的住院頻率是普通人的3倍。我們預計,到2050年,香港的年度公共醫療開支可能高達8,000億港元。*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了醫療需求和成本的大幅上升,進而推高了醫療保險的價格。
*數字根據2010-2020年度間公共醫療開支年均增長率5.6%推算,僅供參考。
2. 藥物和治療成本的飛速上漲
醫學技術進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為許多曾經被認為無法治癒的疾病帶來了希望;另一方面,這些新型藥物和治療方法的成本往往高得驚人。以癌症治療為例,總費用可能過百萬港元,相當於香港普通家庭年收入的3倍。藥物和治療成本的上升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理賠支出,進而推高保費。
3. 濫Claim保險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高端醫療保險」,其主要賣點是提供「全數賠償」,有些產品甚至「終身無上限」。這類產品設計的初衷雖好,但也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有個別醫生醫企圖報大數呃保險;有私私營醫療機構更表明,如果打算用醫療保險索償,同一個手術需要多付6,000元。事實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濫用索償令理賠金額上升,保費亦會愈來愈貴。
1. 走Agent + 用科技慳成本
Bowtie採用無保險Agent(代理人)模式,節省佣金支出。根據前MDRT、現役YouTuber智偉透露,傳統保險公司在醫療保險產品上,首年可能有高達35%的保費用於支付代理佣金,後續年份也有15至30%用於續保佣金。此外,Bowtie通過精簡公司結構,利用科技和自動化流程,僅用百餘名員工就能服務超過10萬客戶,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
2. 應保則保
Bowtie的產品設計理念是「應保則保」,在提供全面保障的同時,也設置了合理的限制以防止濫用。例如:
3. 風險池管理
Bowtie深信,保持客戶健康是控制保險成本的最佳方法。為此,我們定期邀請醫療專家製作健康資訊YouTube,幫助大眾了解各種疾病的預防方法和早期症狀;鼓勵客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實踐「病向淺中醫」的理念。上述措施有助於降低重大疾病的發生率和相關開支,從而減少保險索償金額,長遠有利於控制保費增長。
用Bowtie幫你慳達40%保費!
上文講了不少理論,那Bowtie保費競爭力如何?不如用數字說話:
低保費絕不代表Bowtie會將成本轉嫁予客戶,更不會在賠償方面刻意「手緊」。事實上,自推出自願醫保產品以來,Bowtie已處理過萬宗賠償個案,個案成功批核率達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