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及衞生防護中心資料[2],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介乎2至10天,但可長達14天。亦有中國專家表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為 4 至 10 天,平均為 7 天。
不過,最近有少數個案的潛伏期超過14天。明報引《韓國先驅報》報道,一名女病人被傳染後,潛伏期可能達18天或以上,超過普遍認知的最長14天。
根據傳媒報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於2月11日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在他們研究的 1,099 例患者中,有 1 宗個案按患者口述計算出24天的病毒潛伏期。但他稱相關數據是「不夠科學」,不應過份解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臨床症狀以發燒、呼吸急促、乾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較少見。早期患者可能沒有發燒,只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狀,但電腦斷層掃瞄(CT)會顯示有肺炎現象。
根據新南威爾士州衛生部資料[3],約半數患者在 1 周後會出現呼吸困難,更可快速進展為嚴重的急性呼吸窘迫引起的肺炎。部分患者起病時可能症狀輕微,並無發燒,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果出現發燒、四肢無力、乾咳、起痰、呼吸急促或肌肉酸痛等症狀,都應及時就醫,告訴醫生發病前過去 14 天旅遊紀錄、職業及接觸紀錄,以便醫生快速做出診斷。
最近,BBC報道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是它可以在被感染者未出現任何症狀之前把病毒傳染給他人。
國家衞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於7月7日亦表示,目前無症狀感染者分為兩類,其中一部分是剛開始沒有症狀,實際上卻處於潛伏期。
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發表的文章稱,輕症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可能佔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數的60%。
簡單地說,密切接觸者是指與患者有過近距離接觸,但未曾做任何防護措施的人士。近距離接觸如與患者在同一空間生活、工作或乘車等。是否被定性為密切接觸者,需要醫生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經調查後作出專業判定。
從接觸病毒到病發的最長時間為 14 天,所以密切接觸者需逗在家中 14 天,並做好自我身體狀況觀察。若密切接觸者經自我隔離後沒有發病,才可以確定其沒有染上病毒。如果其出現發燒、咳嗽等異常病徵,應盡早向醫生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