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早前表示,正考慮推出類似內地或澳門的健康碼制度,將安心出行加入實名制度,方向之一是設立「健康碼」,以免確診人士可以自由前往不同地方,危險其他市民的健康,同時令市民在接受強制檢測之前不要前往高風險地方。他解釋,健康碼是預防性措施,以阻止確診者進入高風險場所,而疫苗通行證則是用於出現確診個案後查找資料。
盧寵茂於 7月 11日公布更多有關健康碼的詳情,並解釋其中紅碼及黃碼的詳情,其中紅碼主要針對確診者,黃碼則主要針對入境後檢疫人士。
根據星島日報於 7 月 25 日的報道,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透露,政府現正處理相關技術問題,紅黃碼很快就可以推出。政府現正考慮 5 天酒店隔離加 2 日黃碼的「5+2」方案及 4 天酒店隔離加 3 日黃碼的 「4+3」方案,相信在 1 至 2 周內有決定。紅黃碼具體限制與之前盧寵茂提到的一樣,即確診人士將會持有紅碼,不應外出;外地抵港人地將持有黃碼,不能前往高風險地區,但可以透過點對點的交通工具前往工作及上學等。
至 7 月 26 日,多間傳媒亦發布消息,指「紅黃碼」將於 8 月初推出,而且傾向採取較保守「5+2」方案,但仍未排除「4+3」方案,將視乎疫情發展及數據作最後決定。
同一篇報道提到,有消息指創科局正研究為疫苗通行證加設「轉色」功能,在有需要時將疫苗通行證轉成紅色或黃色。
高永文在電視節目上亦提到,如果紅黃碼在試行第一階段之後,可以考慮將黃碼覆蓋至密切接觸者或須要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以精準抗疫。
盧寵茂早前表示,將健康碼分成紅、黃、綠 3 色是主要方向,但具體的實際方向仍然有待研究。他於 7 月 11 日的記者會中講解不同顏色健康碼的意思:
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指,如果紅黃碼在試行第一階段之後,可以考慮將黃碼覆蓋至密切接觸者或須要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另外有消息指,創科局正研究為疫苗通行證加設「轉色」功能,在有需要時將疫苗通行證轉成紅色或黃色。
7 月 26 日有多間傳媒發布消息,指最快會月 8 月初推出「紅黃碼」功能。
盧寵茂指加入追蹤功能並非現時的首要工作。
由12月9日起,市民進入均須使用「安心出行」掃描場所二維碼︰
最受公眾關心的是原本只有 C類 及 D 類餐廳需要使用「安心出行」,但現時已擴展至A類及B類,換言之,只要出街堂食就需要掃瞄「安心出行」二維碼,以記錄行蹤。
政府於11月1日起已要求將「安心出行」的強制使用範圍擴至政府多個相關場所︰
不過,在平衡實際運作時,政府為某些階層提供豁免。12歲以下小童、65歲以上長者及使用「安心出行」有困難的殘疾人士進入上述政府場所時,可獲豁免使用,但仍需以填表方式記錄資料。
根據官方網站,程式在使用掃描二維碼或離開場所功能、保存或出示接種紀錄和檢測結果時,不需要流動數據,即使開啟飛行模式,同樣可以使用。
市民現時可以選擇將其「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紀錄」和「檢測結果」儲存到「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中,方便有需要時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