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是一種在體內的脂肪類物質,它主要是由肝臟製造或從食物中吸取。由於膽固醇不能溶於水中,在血液中它會與蛋白質結合成脂蛋白以便運送。根據脂蛋白所含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等物質的比例,脂蛋白膽固醇可分為三個種類,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及「三酸甘油酯」(TG)。
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及「三酸甘油酯」(TG)6:
種類 | 作用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 屬於有害膽固醇,容易積聚於血管內壁,並會攜帶膽固醇進入細胞,加速動脈硬化的速度。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 屬於有益膽固醇,幫助收集和運送血液內壞膽固醇回肝臟的,能抵禦動脈硬化粥樣斑塊的形成,具有保護作用;並可以減少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因而降低形成心臟病的機會。 |
三酸甘油酯(TG) | 屬於血脂測試時計算「總膽固醇」(TC)水平的主要成份,而「三酸甘油酯」水平過高與動脈粥樣硬化亦有關係。一般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水平偏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水平偏低的人會較容易患上各類心臟疾病。 |
膽固醇指數測量指標包括:
你可在醫院或體檢中心進行血脂(膽固醇)檢查,只需少量採血即可檢查體內的膽固醇指數是否處於理想水平。
美國膽固醇教育計劃(ATPIII)建議一般成人的膽固醇指數標準:
量度單位 | 標準/正常 | 高 | 超標 |
mmol/L | ≤ 3.3 | 3.4 – 4.1 | ≥ 4.1 |
mg/dL | <100 | 100-159 | ≥159 |
量度單位 | 標準/正常 | 過低 |
mmol/L | ≥ 1.6 | < 1.0 |
mg/dL | <40 | ≥ 60 |
量度單位 | 標準/正常 | 高 | 超標 |
mmol/L | <1.7 | 1.7 – 2.2 | ≥ 2.3 |
mg/dL | <150 | 150-199 | ≥200 |
量度單位 | 標準/正常 | 高 | 超標 |
mmol/L | < 5.2 | 5.2 – 6.2 | ≥ 6.2 |
mg/dL | <200 | 200-239 | ≥ 240 |
血液中的膽固醇如果過高或超標,便可能積聚在血管內壁上,使血管變得狹窄,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及血管閉塞:
影響部位 | 症狀 | 後遺症 |
血管內壁例如應血液給心臟肌肉的冠狀動脈 | 心絞痛 |
|
腦部血管 | 半身不遂,甚至死亡 | 腦中風 |
四肢動脈 | 肢體末端疼痛 | 組織缺氧壞死而截肢 |
膽固醇過高的原因分為先天及後天性,馬上看不同人應該如何做,以保持身體健康:
高膽固醇值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如果家族中曾有人患高膽固醇血症,發病率會比一般人高2到3倍。大部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需服用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並遵循低脂飲食,以降低膽固醇。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常見遺傳病,由基因突變引起,約每300人當中就有一名患者,並可遺傳至下一代,因為患者的膽固醇由出生開始已處於高水平,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後天患有高膽固醇的人更高。
因後天因素而患上高膽固醇血症人士,應在飲食中適當的節制或吸收膽固醇和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及糖份,注重其他有利營養素的攝取,以及保持理想體重,都有助減低冠心病及中風發生的機會。如經醫生診斷,需要持續使用藥物降低膽固醇,應遵從指示定時服藥及定期覆診。
膽固醇過高的後天成因一般是不恰當的日常生活習慣:
要控制及治療膽固醇過高,必須由改善日常習慣開始:
一般而言,治療高膽固醇會先在生活上作調適,若膽固醇控制仍未如理想才輔以藥物治療,如「他汀類」等膽固醇藥。
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食物中吸收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分量、定時運動、戒煙和控制體重等等)後,仍然未能達到目標,就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醫生處方藥物時,會參考以下因素來判斷適當的藥物和劑量︰
要控制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留意並控制食物中吸收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分量。
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是動物性脂肪,部份來自植物性脂肪。飽和脂肪會令血液更易凝結,引致血管硬化、中風及心臟病等疾病, 促進肝臟產生膽固醇,令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上升,其不良影響比過量攝取膳食膽固醇更大。
而反式脂肪則在植物油的氫化程序中形成,不但會令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上升,亦會降低好膽固醇水平,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脂肪類別 | 食物來源 |
動物性飽和脂肪 | 肥肉、連皮肉類、牛油、豬油、全脂奶及其製品 (包括忌廉、淡奶) |
植物性飽和脂肪 | 棕櫚油、椰子油及椰子製品(如椰汁、椰絲) |
反式脂肪 | 硬人造牛油、起酥油及以這些油脂為材料或烹調的 煎炸和烘焙食物 (如餅乾、脆片類零食、蛋糕、 沙律醬、酥皮糕點、植脂奶粉、炸薯條) |
不飽和脂肪可分為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
不飽和脂肪主要來自植物油,一些種子、硬殼果及水果亦含有不飽和脂肪。
不飽和脂肪的來源 | 例子 |
植物油 | 橄欖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粟米油 |
種子 | 芝麻、松子 |
硬殼果 | 合桃、腰果 |
水果 | 牛油果 |
按世界衞生組織 (WHO) 的建議,膳食膽固醇的攝入量應是愈少愈好。對於健康人士,雞蛋、魷魚、蝦、蟹等含高膽固醇但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應作「肉、魚、蛋及代替品」攝入量計算及適量食用。
蔬菜、水果、麥皮、乾豆類等等水溶性纖維能與膽固醇相似的油脂物 (例如膽汁) 結合並排出體外,有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
以成年人一天2,000千卡的膳食計算,每天飽和脂肪的攝入上限是20克。以下膽固醇高食物排行表可作參考,大家要好好注意飲食!
不過,本身已有高血脂或長期疾病患者請務必向醫護人員查詢飲食建議,切勿自行按照網上建議進食。
食物 | 飽和脂肪(克) | 膽固醇(毫克) |
肥羊肉 | 32 | 90 |
臘腸 | 18.4 | 150 |
牛肚 | 1.3 | 122 |
排骨(半肥瘦) | 7.5 | 80 |
雞翼(連皮) | 4.5 | 77 |
鴨肉 | 13.2 | 76 |
食物 | 飽和脂肪(克) | 膽固醇(毫克) |
鵝肝 | 1.6 | 515 |
豬腦 | 2.4 | 2530 |
豬腰 | 1.0 | 319 |
豬肝 | 1.2 | 301 |
食物 | 飽和脂肪(克) | 膽固醇(毫克) |
鮑魚 | 0.2 | 85 |
蝦 | 0.3 | 152 |
魷魚 | 0.4 | 233 |
墨魚 | 0.1 | 112 |
食物 | 飽和脂肪(克) | 膽固醇(毫克) |
全脂奶(1杯) | 5.1 | 33 |
忌廉 (29克) | 6.7 | 32 |
車打芝士(30克) | 6 | 30 |
食物 | 飽和脂肪(克) | 膽固醇(毫克) |
蛋黃(1個) | 1.6 | 213 |
鴨蛋(1個) | 2.6 | 619 |
食物 | 飽和脂肪(克) | 膽固醇(毫克) |
牛油 | 51.4 | 215 |
豬油 | 38 | 95 |
食物 | 飽和脂肪(克) | 膽固醇(毫克) |
芝士蛋糕(1件,126克) | 15.1 | 164 |
雪芳蛋糕(1件,77克) | 3.5 | 146 |
**以下保險資訊由Bowtie提供**
膽固醇過高可導致冠心病、腦中風等嚴重疾病,Bowtie Pink 自願醫保可提供實報實銷的醫療保障,合資格醫療支出可獲全數賠償*,立即為自己或家人報價︰
Bowtie 危疾保則可在患上危疾失去工作時提供經濟援助,立即睇睇幾錢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