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指出[1],濃度60至80%的酒精溶液最有效殺菌,太濃反而適得其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建議[2],使用酒精濃度達60 至 95%的搓手液 ,才能確保有效殺菌,預防疾病及防止感染擴散。
消委會早前就市面上15款酒精搓手液樣本步進行測試,其中4款搓手液標示的濃度範圍介乎60至70%︰
價錢 | |
威露士免洗搓手液 | $14.9 |
理的酒精洗手啫喱 | $65 |
萬寧蘆薈抗菌搓手液 | $17.9 |
Kam’s酒精搓手液 | $14 |
消委會在報告中警告[3],過度使用酒精搓手液有機會令雙手流失皮膚上的皮脂及水分,令手部皮膚乾燥。而有外國研究顯示,使用含有例如甘油(glycerol)等潤手成分的酒精搓手液,皮膚不會較使用梘液潔手般乾燥。如在使用酒精搓手液後出現痕癢、紅疹或發炎等情況,應該停止使用並盡快求醫。
另外,市面上大部分酒精搓手液,標籤聲稱能夠99.999%殺滅細菌,但根據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選擇》月刊第466期內容,在15款市場流行的樣本產品當中,並非所有產品都有消滅細菌與病毒的功效。
成份 | 有機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
香料或添加劑 | 致敏 |
雙氯苯雙胍己烷 | 結膜炎或角膜受損 |
三氯生 | 動物身上可干擾內分泌和助長腫瘤生長,但未有證據對人體有害 |
季銨化合物 | 抗菌能力較酒精低,但致敏機會相對較小 |
消委會指出,部分產品加入香料或添加劑,有可能令人致敏。此外,如不慎讓含有雙氯苯雙胍己烷的產品接觸眼睛,有可能會引起結膜炎或角膜受損。
至於另一種成分三氯生,有外國研究發現該成分在動物身上可干擾內分泌和助長腫瘤生長。參考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4]和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5]的資料,雖然現時未有證據顯示三氯生對人體構成危險,但是消費者應該謹慎和合理地使用含有三氯生的產品。
另一類含季銨化合物或其他化合物的產品,雖然抗菌能力較酒精低,但能抑制細菌生長,延長消毒功效,而且致敏機會相對較小。
保泰人壽保險(Bowtie)堅信保險業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繼推出新型肺炎額外保障後,今次聯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於本港四出搜購原材料,並在生物化學博士及醫生監督下製造酒精搓手液。參考配方如下︰
配方 |
|
乙醇(Ethanol,96%) | 417ml |
甘油(Glycerol,98%) | 7ml |
雙氧水(Hydrogen Peroxide,3%) | 21ml |
蒸餾水(Distilled Water) | 55ml |
Bowtie於首階段計劃將製造10,000枝酒精搓手液,於2月中開始免費送贈予所有Bowtie客戶及弱勢社群之機構,及後將會持續製作更多,於次階段免費派發予更多社會上有需要人士。
按此查看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