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及中風專科
腦神經及中風專科

【阿茲海默症】有新藥可以治療?前兆、成因及診斷及治療方法(附檢查價錢)

阿茲海默症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類型,患者會隨病情惡化而慢慢失去自理能力,甚至是死亡。雖然過去這疾病被視為不可逆轉,但近年有新藥可治療這疾病,讓病患及家屬如看到曙光。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為大家深入探討阿茲海默症的成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方法,並提供十大警號、預防建議及香港支援資訊,助您全面了解此病。
更新 2025-06-20
目錄
阿茲海默症是甚麼?阿茲海默症的成因患上阿茲海默症的先兆阿茲海默症症狀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方法本港有新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嗎?香港有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案例嗎?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 有副作用嗎?如何診斷是否患有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 MRI/PET Scan 掃描影像檢查價錢懷疑家人患有阿茲海默症,可以如何處理?阿茲海默症可以預防嗎?阿茲海默症常見問題
~6 月 Blog 專屬限時優惠~
首年保費高達 4 折優惠!
由即日起至 6 月 22 日前投保 Bowtie 保險產品,首年保費享高達 4 折優惠!(可用每月HK$200加購港怡/中大醫健組合)

阿茲海默症是甚麼?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類型,佔60-80%的病例。它由大腦中異常的β類澱粉蛋白斑塊和神經纖維結(tau蛋白)引起,這些異常破壞腦細胞間的連結,導致記憶力、思考能力和行為功能逐步喪失。

阿茲海默症主要症狀包括記憶力衰退、語言困難、方向感喪失及情緒變化。疾病最初影響海馬體(記憶形成)和內嗅皮層,隨後擴散至負責語言、推理等功能的腦區,最終導致腦細胞大範圍死亡。

全球有多少認知障礙症患者?

根據國際認知障礙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的數字,2020年全球有超過 5,500萬名患有認知障礙症。隨著人口老化,預計2050年全球患者將增至1.39億。

阿茲海默症跟認知障礙症有甚麼分別?

認知障礙症(Dementia,又稱腦退化症/失智症),是指大腦神經細胞退化,引致記憶、思考和行為能力喪失的症狀的總稱,再視乎病因分為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或是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等不同類別的認知障礙症。

換言之,認知障礙症是整個病症的統稱,而阿茲海默症屬於認知障礙症的最大分類。

阿茲海默症的成因

阿茲海默症的確切成因未明,但研究指出,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異常積和tau蛋白形成的神經纖維結是主要機制。這些異常類澱粉蛋白阻礙腦細胞正常運作,導致細胞死亡,尤其在記憶相關區域,且減低腦神經功能和數量,更會導致腦萎縮和認知功能下降。患者在病發前10至20年,β類澱粉蛋白可能在腦內已經累積。

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素
  • 年齡:65歲以上長者屬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高危人士。
  • 家族病史:研究指出,家族成員(如父母、兄弟姊妹)曾患有阿茲海默症,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增加 10 – 30%。
  • 遺傳因素:研究指出,載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 ε4等位基因變異可增加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生活方式:如有吸煙習慣、少運動及未有健康飲食。
  • 健康問題:如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問題,會增加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阿茲海默症會遺傳嗎?

大多數阿茲海默症病例並非直接遺傳。雖然如此,仍有約 5 – 10%的早發性病例(65歲前發病)與遺傳相關,如APP、PSEN1、PSEN2基因突變。若父母攜帶這些突變,有50%機率遺至下一代。

晚發性病例中,APOE ε4基因雖提高患有阿茲海默症風險,但並非所有擁有這種基因的人都會發病。

患上阿茲海默症的先兆

阿茲海默症早期徵兆不明顯,但會逐步影響生活。事實上,不少研究及阿茲海默症組織都會指出有十大徵兆可以反映患上阿茲海默症的先兆。以下將列出患上阿茲海默症的「十大警號」:

1. 記憶力衰退影響日常生活

早期患者可能會經常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而非單純忘記一些舊記憶。例如,一個患者可能在吃完早餐半個小時後,完全不記得自己吃過什麼,甚至問家人「今天有沒有吃早餐?」這些不僅是健忘,而是記憶力衰退到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

2. 難以完成熟悉任務

患者可能在做一些他們平時非常熟練的事情時,突然感到困難。例如,一個熟悉烹飪數十年的人,可能會忘記如何開煤氣爐,或者不知道如何按照食譜準備一餐他們以前非常熟悉的菜餚,這些變化是明顯的警訊。

3. 語言表達困難

在講話時,患者可能會突然找不到合適的詞彙,甚至用錯字。例如,有人想說「手錶」,但說出來變成「手上那個東西」,或者在對話中停頓很久,因為他們腦海中找不到想說的字眼。

4. 對時間和地點困惑

患者可能在非常熟悉的地方迷路,或者混亂時間概念。例如,一個住了幾十年的家庭成員,可能在自己家附近散步時迷路,不知道如何回家;或者他問「今天是星期幾?」問完五分鐘後又再問,因為他完全不記得答案。

5. 判斷力變差

患者可能會做出不合常理的決定。例如,有個患者在夏天38度的天氣,仍然穿著厚毛衣出門,甚至不明白為何這麼熱還要穿這麼多衣服;又或者他們很容易被騙,例如被陌生人騙走很多錢也不覺得有問題。

6. 抽象思維困難

患者開始不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數字。例如,一個以前非常懂得理財的人,可能看不懂銀行月結單,甚至無法計算一些簡單的家庭開支,覺得數字非常混亂,無法計劃未來的花費。

7. 物品放錯地方

患者會將日常用品放在完全不合理的位置。例如,有人將車匙放進雪櫃,或者將拖鞋放在飯鍋裡,這些不僅是粗心,而是大腦對物品用途和空間概念的認知出現問題。

8. 情緒和行為變化

患者可能無緣無故變得非常情緒化。例如,一個平時非常溫和的人,可能因為一些小事,例如找不到電視遙控器,就大發脾氣甚至哭泣,這些情緒波動與他以前的性格有很大差異。

9. 性格改變

性格可能會有明顯轉變,例如一個以前非常外向的人,變得非常孤僻,不願與人交談;又或者變得疑神疑鬼,覺得家人偷了他的錢,雖然完全沒有證據,但他堅持自己的想法。

10. 失去主動性

患者會對平時非常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例如,一個以前非常熱衷於打麻雀的人,突然說「不想玩這麼麻煩的東西」,甚至連出門與朋友喝茶都覺得非常累,完全不想參與。

這些先兆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及早發現和處理,可以幫助患者和家人都做好準備,減慢病情惡化。

阿茲海默症症狀

阿茲海默症是會隨時間惡化,而且不可逆轉。症狀方面,阿茲海默症通常分為初期、中期和晚期三階段,並逐漸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初期症狀
  • 記憶問題:忘記近期事件,如與朋友通話後不記得內容。
  • 注意力減弱:難以專注,如工作時常錯過重點。
  • 語言困難:停頓尋詞,如想說「咖啡」卻說成「那杯熱的東西」。
  • 情緒焦慮:因小事過度緊張,如找不到眼鏡。
中期症狀
  • 記憶衰退:認不出親人,如望著子女問「你是誰?」
  • 日常生活困難:不知如何穿衣或洗澡。
  • 行為異常:出現妄想,如懷疑家人下毒。
晚期症狀
  • 完全失憶:不記得自己的名字或人生經歷。
  • 自理能力喪失:需人協助吃飯、上廁所。
  • 語言能力喪失:只能發單音或沉默,需全天候照顧。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方法

目前阿茲海默症無法根治。不過,現時可以從不同方面著手,以藥物及非藥物方式幫助患者治療減慢惡化及改善認知功能,並提升生活質素。傳統藥物只針對緩解症狀,新型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ncaemab能減少有害類澱粉蛋白積聚,從根源人手,有效延緩病情惡化。以下將講解常見的治療方法:

新型抗類澱粉蛋白藥物 - Lecanemab(侖卡奈單抗)

Lecanemab 是一種單株抗體(一種幫助免疫系統靶向去除特定蛋白質),旨在從大腦中去除 類澱粉蛋白斑塊,專門針對並結合可溶性β-類澱粉樣蛋白(Aβ)原纖維,主要用於治療患有早期阿茲海默症,包括患有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或是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

使用 Lecanemab 前,醫生需通過正電子掃描(PET)或腦脊液(CSF)檢查確認患者腦部是否存在β-類澱粉蛋白斑塊,並透過磁力共振(MRI)以評估腦部基線狀況,並在治療期間定期監測是否出現澱粉樣蛋白相關成像異常(ARIA)。

傳統藥物

膽鹼酯酶抑制劑及NMDA受體拮抗劑一般適合中至晚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用於緩解認知障礙症病發後的症狀,未能從根源上治療阿茲海默症。

症狀管理藥物

醫生可因應阿茲海默症患者出現的不同症狀,處方以下藥物,以減輕相關症狀:

  • 抗憂鬱藥:治療焦慮、煩躁、情緒波動和憂鬱。
  • 抗精神病藥:治療偏執、幻覺和激動等症狀。
  • 抗癲癇藥物:防止病人出現癲癇,同時可以治療患者的情緒變化。
認知訓練

認知訓練旨在通過有針對性的活動刺激患者的大腦功能,減慢記憶和認知能力的衰退速度。這些活動包括記憶遊戲、解難練習和回憶練習。

例如患者可以每天花15分鐘玩拼圖遊戲,嘗試將圖片拼湊完整,這有助於鍛鍊空間認知和注意力;或者與家人一起回顧舊照片,講述照片中的故事,激發長期記憶。此外,簡單的數學題或字謎遊戲也能幫助患者保持思維活躍。這些活動不僅能延緩病情,還能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參與感,改善情緒。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針對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焦慮、抑鬱或激動等狀況。透過教導患者使用放鬆技巧,如深呼吸或聆聽平靜的音樂,以緩解緊張情緒。治療師也可能與患者進行結構化對話,幫助他們表達感受,減少誤解或衝突。

對患者家屬而來,行為療法還包括指導他們如何回應患者的異常行為,例如當患者產生妄想時,避免爭辯,而是轉移話題或提供安慰。透過這些方法,患者的情緒波動可顯著減少,家庭關係也能得到改善。

生活方式調整

調整生活方式對維持患者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例如採用地中海飲食,多食用富含Omega-3的魚類(如三文魚)、綠葉蔬菜和堅果,有助於保護腦細胞並改善認知功能。

運動方面,患者可每天進行30分鐘的輕度活動,如散步或伸展運動,這不僅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提升心情,減少抑鬱傾向。

此外,保持規律的作息和社交活動也很重要,例如參加社區長者活動或與朋友聊天,有助於減輕孤獨感並刺激大腦。

這些調整雖無法逆轉病情,但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並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本港有新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嗎?

除了現有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外,衞生署藥物辦公室亦已於 2024 年 7 月批准將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及歐盟認可、由衛材(Eiasi) 及百健(Biogen)聯合研發的 Lecanemab(侖卡奈單抗)納入註冊藥劑製品名單,並以Leqembi®(「樂意保」)名義發售,以治療阿茲海默症。

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 的使用方法

確認患者可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 Lecanemab 後,患者可透過靜脈輸液注射方式於醫療機構每兩週接受一次 Lecanemab 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 10 毫克,以清除大腦有害類澱粉蛋白斑塊及可溶性原纖維。期間,患者亦要定期接受磁力共振監測是否出現澱粉樣蛋白相關成像異常(ARIA),如腦水腫或鐵質沉積18個月療程後,每月接受一次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 輸液,持續清除有害類澱粉蛋白,保存認知功能。

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 跟傳統阿茲海默症藥物有甚麼分別?

相比起現時常用的膽鹼酯酶抑制劑及 NMDA 受體拮抗劑,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 針對可溶性 β-澱粉樣蛋白(Aβ)原纖維,通過免疫系統清除腦部澱粉樣蛋白斑塊。

根據臨床研究,早期患者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在第18個月後,腦內斑塊沉積水平回落至低於30CL,反映藥物能有效清除腦內中的斑塊,且清除效果持續顯著。此外,「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還能延長患者的生活自理期,包括認知能力、記憶力、判斷力及自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生活功能,既能維持患者的生活的質素,也可減輕照顧者的負擔。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相比對照組,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的患者生活功能退化速率可延緩27%,並延長患者維持自理能力的時間。另一組研究結果亦顯示,病情較輕的患者中,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 18個月後 ,改善率高達51%。

相反,現時傳統阿茲海默症藥物雖然可以改善記憶和認知功能,但無法改變疾病進程。

香港有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案例嗎?

事實上,多間傳媒報導了患者使用抗澱粉蛋白藥物後能夠維持生活品質的案例:

AM730

本地傳媒《AM730》於 2025 年 4 月作出報道,指一名 59 歲男商人經臨床評估及正電子掃描後確診阿茲海默症,並於 APOE 基因檢測只得一個E4,因此決定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從用藥至今約大半年,其認知能力仍能得以維持,亦可如常工作,並沒有明顯副作用。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蔡德康指出,如患者當時未有用藥,或會在病發後兩三年時間就可能未能繼續他現時的工作,需要其他人幫忙。

健康動力

《健康動力》於其第 175 期雜誌就早期阿茲海默症作出專題報道,指出一名 60 歲男商人記性轉差,經磁力共振成像後發現腦部開始萎縮,正電子掃描亦發現他腦中出現異常蛋白,最終確診輕度認知障礙。就此,醫生向他處方新式抗類澱粉蛋白藥物,經 9 – 10 個月始終後,患者的認知狀態得以維持,不但可如常上班、洽談生意,進行計劃、決戰以至旅行也同樣沒有問題。

腦神經專科專家黃家星醫生指出,新式抗類澱粉蛋白藥物茲於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尤其是本身受高等教育人士最為有效。他亦指出,現時他有約 20 多名病人正使用新藥接受治療,而患者平均年齡約 70 多歲,所有病人在現時為止並未出現相關副作用。

信報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醫生在《明報》撰文,分享有一位父母、兄長都患有阿茲海默症、現年 75 歲仍在工作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當該患者太太察覺他有記憶力衰退等病徵,便立即求醫並接受新藥治療。至今,該患者仍可繼續工作,生活亦一切如常。

抗類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 有副作用嗎?

部份接受抗澱粉蛋白藥物Lecanemab治療的人士或會出現一般輸液的不良反應(如發燒、過敏)。

為進一步確保患者的安全,醫生也會建議患者在治療開始前進行ApoE4基因測試,以評估患者出現腦水腫或鐵質沉積的風險,亦會在治療過程中,為患者定期安排磁力共振掃描(MRI),以便密切監控病情,作出相應治療。研究數據顯示,患者的副作用大多不嚴重,而且沒有臨床症狀。

此外,全球性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顯示,亞洲人接受抗類澱粉蛋白藥物 Lecanemab 的風險低於全球數據,大大提高安全性。

如何診斷是否患有阿茲海默症?

診斷阿茲海默症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如病史詢問、認知測試、影像技術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和檢查結果進行評估:

病史詢問

病史詢問是診斷的第一步,醫生會與患者及其家人進行深入對話,以收集有關症狀和背景的重要信息。具體包括:

  • 症狀的起始與進展:醫生會詢問記憶力衰退、語言困難或行為改變等症狀何時開始,以及是否逐漸加重。例如,患者可能被問到是否經常忘記近期事件或找不到熟悉的地點。
  • 家族病史:了解是否有直系親屬患過阿茲海默症或其他認知障礙疾病,因為遺傳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 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包括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吸煙、飲酒等習慣,這些可能影響認知功能。
  • 藥物使用情況:某些藥物可能導致認知問題,醫生需排除這類副作用。

通過病史詢問,醫生能初步判斷症狀是否符合阿茲海默症的特徵,並排除其他潛在原因,如抑鬱症或維他命缺乏。

認知測試

認知測試用於評估患者的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提供量化的數據,幫助醫生確定認知缺陷的程度,並作為後續追蹤的基準。認知測試的常見方法包括:

  • 迷你精神狀態檢查(MMSE):這是一項簡單的測試,患者需完成如記住三個詞語、畫時鐘或簡單計算等任務。滿分30分,低於24分通常表示存在認知障礙。
  •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適用於檢測輕度認知障礙,涵蓋視覺空間能力和執行功能的評估。
  • 阿茲海默症評估量表-認知分量表(ADAS-Cog):通過多項任務測量認知功能的細微變化。
神經檢查

神經檢查評估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以排除其他疾病(如柏金遜症、中風等)的可能性。主要內容包括:

  • 反射測試:如敲擊膝蓋檢查膝跳反射,判斷神經傳導是否正常。
  • 平衡與協調性:要求患者閉眼站立或走直線,觀察是否有異常。
  • 感覺與運動功能:測試觸覺、痛覺及肌肉力量,確保這些功能未受損。
  • 視覺與聽覺檢查:確認認知問題是否由感官缺陷引起。
影像檢查

影像檢查通過觀察腦部結構,協助診斷阿茲海默症並排除其他病因,常見方法包括:

  • 磁力共振(MRI):提供高解析度的腦部圖像,可檢測海馬體及其他記憶相關區域的萎縮,這是阿茲海默症的典型徵象。
  • 電腦掃描(CT Scan):快速掃描腦部,檢查是否有腫瘤、腦出血或中風等異常,這些可能導致認知障礙。
澱粉樣蛋白正電子掃描(Amyloid PET-Scan)

澱粉樣蛋白正電子掃描(Amyloid PET-Scan)是一種檢測腦部生物標誌物的高級技術,特別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病理特徵:

  • 類澱粉樣 PET:使用特殊示蹤劑(如Neuraceq® Florbetaben)檢測腦中 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積聚,能準確偵測腦內類澱粉蛋白的異常分佈,有助精準診斷阿茲海默症

PET 掃描提供直接的生物學證據,特別在疾病早期或症狀不明顯時,能顯著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血液生物標記測試

血液生物標記測試是一種檢測阿茲海默症相關生物標誌物的非侵入性技術,特別針對疾病的早期診斷:

  • pTau217:檢測血液中磷酸化tau蛋白(如pTau217)的濃度,其水平升高與阿茲海默症的tau蛋白纏結和疾病進展密切相關。
  • 類澱粉蛋白:測量血液中β-澱粉樣蛋白(如Aβ42/Aβ40比值)的異常變化,這是阿茲海默症腦內斑塊積聚的主要標誌。

阿茲海默症 MRI/PET Scan 掃描影像檢查價錢

私家醫院檢查項目收費
聖德肋撒醫院腦部磁力共振 (MR brain, plain)$6,260
澱粉樣正電子掃描(FBB PET-CT)$19,000
澱粉樣正電子掃描及腦部磁力共振 (FBB PET-MR including MR brain)$21,000

聖德肋撒醫院除了有腦部磁力共振以檢測阿茲海默症外,其體檢及診斷中心都設有「認知健康篩查計劃」,讓有關人士可及早篩查及發現阿茲海默症。👇🏻

懷疑家人患有阿茲海默症,可以如何處理?

  • 鼓勵就醫檢查:如果懷疑家人可能患有阿茲海默症,第一步是鼓勵他們盡快去看醫生,並透過一系列診斷能及早評估情況,以便對症下藥。
  • 陪伴診斷過程:在就醫過程中,陪伴可讓家人安心外,亦可協助他們與醫生溝通,並提供家人出現的症狀供醫生參考;診斷後,則可以協助家人理解醫生的解釋和治療建議,確保他們清楚下一步應怎麼做。
  • 提供情感支持:患者家屬可以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並給予鼓勵和安慰。另外,如有需要,患者家屬也可以參加支持小組或尋求心理諮詢,減少照顧上的壓力外,同時學到更多照顧技巧。
  • 聯繫照顧服務:如有需要,患者家屬可以尋求日間照顧中心、家庭護理服務或長期照顧設施協助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家人。

阿茲海默症可以預防嗎?

雖然沒有確切的方法可以完全預防阿茲海默症,但透過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可以顯著降低患病的風險:

  • 採用地中海飲食:以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堅果、橄欖油和魚類為主,透過攝取抗氧化劑和omega-3脂肪酸,保護大腦細胞。
  • 規律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大腦獲得更多氧氣和營養,同時刺激神經生長因子的釋放,有助於修復和保護神經元。
  • 保持社交活動:透過與人互動,讓大腦保持活躍,減緩認知功能的衰退;亦可以透過閱讀、學習新技能(如語言或樂器)、棋類遊戲或解謎等活動,增強大腦的「認知儲備」。
  •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定期檢查血壓、血糖,並將它們控制在正常範圍,以防損害血管,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

阿茲海默症常見問題

現時香港有多少認知障礙症患者?

香港約有 10 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以長者患者為例,65%患者都是因阿茲海默症患上認知障礙症。到了 2039 年,預計確診數字會上升到 33 萬。

阿茲海默症跟柏金遜症有甚麼分別?
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
主要影響記憶力和認知功能運動功能
主要症狀記憶力衰退、語言困難、迷路手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晚期或會出現認知問題
病理機制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異常積累及 tau 蛋白形成的神經纖維結黑質區域多巴胺神經退化或死亡
影響腦部區域大腦皮層、海馬體基底核
診斷方法病史、認知測試、腦部影像(MRI/PET)臨床觀察、腦部影像(MRI/PET)
阿茲海默症跟正常老化有甚麼分別?
阿茲海默症正常老化
症狀
  • 嚴重的記憶力衰退,並影響日常生活
  • 容易迷路
  • 語言障礙
  • 行為和個性變化,如出現情緒波動
  • 輕微的記憶力減退,如偶爾忘記姓名或約會
  • 處理信息速度變慢
  • 注意力難以集中,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原因
  • 家族病史
  • 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異常積累,及tau蛋白形成的神經纖維結
  • 自然老化過程,大腦功能隨年齡逐漸減退
香港有哪些支援阿茲海默症的機構?

除了醫院管理局及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社會福利署等政府或法定機構外,以下機構亦同樣為阿茲海默症或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協助,包括:

  •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 全港認知障礙症照顧者聯盟
  • 賽馬會耆智園

想轉份醫保單嚟 Bowtie?

驚私家醫院收費貴,但又唔捨得買自願醫保?

Bowtie Pink提供全數賠償*,長遠保費平市場一截^,限時用埋Bowtie 網誌專屬優惠碼【BLOGHEALTH】,首年保費 5 折,平過恒常優惠!

同時,投保人每月只需 HK$200 就可以加購港怡醫健組合中大醫院醫健組合,全面保障你嘅醫療需要!



*全數賠償是指不設分項賠償限額,並只適用於指定保障項目。應付賠償受自付費餘額(如適用)、每年保障限額、終身保障限額及其他包括合理及慣常收費、投保前已有疾病、中國內地指定醫院名單及有關在美國就醫等所規限,有關產品詳細條款及細則、產品風險及不保事項,請參閱相關產品網站及保單。
^根據 Bowtie 於 2023 年 7 月 31 日就同類型 (全數賠償、普通房級別、自付費級別) 網上投保自願醫保的市場調查結果,Bowtie Pink 自願醫保 (普通房) 0 歲至 80 歲非吸煙人士月繳保費都較平。不同醫療保險計劃之保障範圍及保障額各有不同,詳情請參閱有關保單,以及其條款及細則。

資料來源
顯示更多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0
0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相關文章

腦神經及中風專科

中風後幾耐先可以買保險?保險公司如何決定核保結果?

【開腦手術】有後遺症嗎?幾時要使做?手術種類、過程及恢復時間 【開腦手術】有後遺症嗎?幾時要使做?手術種類、過程及恢復時間
腦神經及中風專科

【開腦手術】有後遺症嗎?幾時要使做?手術種類、過程及恢復時間

【肌肉萎縮症】了解致病原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方法 【肌肉萎縮症】了解致病原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方法
腦神經及中風專科

【肌肉萎縮症】了解致病原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方法

限時優惠:6月22日或之前投保時輸入【BLOGHEALTH】,即享危疾保首年保費 5 折優惠!
立即報價

其他話題

電郵查詢

一般查詢
hello@bowtie.com.hk
傳媒查詢
media@bowtie.com.hk
合作推廣
partner@bowtie.com.hk

© 2025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我們檢測到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如要得到最佳的瀏覽體驗,請更新或使用其他瀏覽器。 知道了
有人幫
如果你想...

有人幫

產品 Specialist 為你解答任何關於產品的問題
搵產品專員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