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是位於陰道頂端、子宮下半部的梨狀器官。
當子宮頸內的細胞受到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簡稱 HPV)感染,就可能產生癌前病變,稱為子宮頸上皮內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簡稱 CIN)。
雖然 CIN 並非癌細胞,但若忽略不理,便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子宮頸癌。
透過各種掃描,醫生能從癌細胞的擴散情況診斷子宮頸癌的期數:
I期 | 癌細胞只局限於子宮頸 |
II期 | 癌細胞侵入陰道上三分之二或子宮頸兩旁的組織,但未伸展到盆腔邊 |
III期 | 癌細胞蔓延至陰道下三分之一、子宮頸兩旁的組織,以及盆腔邊 |
IV期 | 癌細胞擴散至直腸、膀胱或其他器官 |
99% 子宮頸癌個案由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誘發細胞病變而起。其中,約 7 成的子宮頸癌由 HPV16 及 HPV18 引致,這類病毒被稱為高危 HPV。
若持續受高危 HPV 感染,且免疫系統無法將 HPV 病毒清除,子宮頸細胞便可能出現異常變化,亦即癌前病變,即子宮頸上皮內病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CIN第一級 | 只有三分之一厚度的子宮頸上皮內出現變異細胞 |
CIN第二級 | 有三分之二厚度的子宮頸上皮內出現變異細胞 |
CIN第三級 | 整層的子宮頸上皮內都出現變異細胞 |
若未能及早發現及接受治療,CIN 有機會發展成子宮頸癌,10 年內演變成癌的機會約 4 成。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資料,在 2020 年,香港錄得 1,186 宗子宮頸癌新症,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6.8%,為往年的雙倍有多,成為香港女性第八大常見癌症。
於 2020 年,香港共有 159 名女性死於子宮頸頸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 2.6%,於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 8 位。按每十萬女性人口計算,香港子宮頸癌的粗死亡率為 3.9,而按每十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則為 2.1。
根據資料顯示,任何有性生活的人士有高達 75%機會感染 HPV 病毒。
而以下女性有較大機會患上子宮頸癌:
患者在接受切除手術後,可能會小便困難,但一段時間後會復原。有少部份病人可能出現下肢水腫、大腿輕微麻痺,或因淋巴液積聚盤腔而引致淋巴囊腫,繼而引起感染和便秘。較為罕見的情況是病人的膀胱、輸尿管或直腸在手術過程中受到創傷或長期排尿困難。其他併發症包括陰道出血或積血、傷口發炎和發熱等。
患者在接受非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及標靶治療等)時,可能會出現副作用如噁心、肚瀉、尿頻、疲倦、膀胱或直腸出血、陰道萎縮及硬化、損害卵巢功能,影響性生活與生育能力、血栓栓塞等,可靠藥物控制副作用的症狀及影響。
癌症治療的開支龐大,對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心理構成壓力。為自己、為家人著想,應及早計劃,趁年輕、健康時購買提供足夠保障的保險。特別是上述提供容易患上子宮頸癌的高危人士。每月 HK$546 的保費1可能足以為你負擔過百萬的手術/非手術治療費用,以及治療後停工休息的生活費!
Bowtie 以下 3 種保險都可以為你提供保障!
Bowtie 自願醫保系列可以為子宮頸癌治療費用提供實報實銷保障,保障範圍覆蓋上文提及的切除手術、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
Bowtie 戰癌保更可為跟進治療後,如中醫、營養師、心理輔導等提供實報實銷保障。
兩者均可以全數賠償*癌症治療費用。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系列 |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 + 戰癌保 |
每年保額 HK$1,000 萬 終身保額 HK$5,000 萬 |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
Bowtie 戰癌保:保額 HK$100 – 300 萬 |
萬一不幸患上子宮頸癌,醫療保險(如上述的自願醫保及癌症保險計劃)可為投保人提供醫療費用保障,而危疾保險則可以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費用的保障,以支援患上危疾時休養期間的生活費,免得為家人帶來沉重的負擔。
一般在決定投保額的時候,要考慮治療危疾的費用、日常生活費用、有沒有醫保等其他醫療保障以及個人財務狀況等的全面因素。
Bowtie 危疾保設有 2 種不同的計劃:
Bowtie 危疾保 | Bowtie 危疾保 – 多重保障 (可保障癌症復發的情況!) |
|
|
投保金額由 HK$10 萬至 HK$400 萬不等。
Bowtie 自願醫保及戰癌保可以為卵巢癌治療費用提供實報實銷的保障,而 Bowtie 危疾保就可以提供助你應付患病時的生活開支,而三者均能照顧復發者的情況。
治療後病人的體質會較差,要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須注意以下事項:
另外,醫生一般建議病人在手術後 6 星期內不要進行性行為,以讓傷口正常癒合。若身體完全康復後,病人可以再開始性生活。
子宮頸癌疫苗適合 9 歲或以上尚未有性經驗的女性,愈早接種,抗體水平愈高,可有效減低罹患子宮頸癌達 90%!對於已有性生活的女性,疫苗的功效則因人而異。現時市面上有 3 款註冊疫苗,包括:
疫苗共需注射 3 劑,不建議懷孕婦女接種。
每針費用由 HK$1,000 起。如想了解 3 款註冊疫苗的分別,按此閱讀詳情。
由於子宮頸癌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建議女性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有助發現子宮頸病變。
對於 25 歲以上及有性經驗的女性,建議定期接受抹片檢查。根據香港防癌會的資料,每年做普查者,子宮頸癌累積發病率減少 93%,每隔 3 年做普查者則減少 90%。
若抹片檢驗發現有不正常病變,則需進行子宮頸窺鏡檢查。
使用安全套能預防經性接觸傳染的疾病,減低 HPV 傳染。
子宮頸癌是因為宮頸細胞失控增生而形成的癌症。子宮頸的癌症主要來自上皮細胞,但同時也有少數來自腺細胞。外來的性病毒令子宮頸細胞受感染,是引發子宮頸癌變的主要來源。
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為子宮體癌的一種,當宮壁細胞失控增生時便會發展成為子宮內膜癌,目前為止,雖然醫學界對子宮體癌的成因仍未能完全了解,但我們知道某些因素會增加患上子宮體癌的風險,包括高齡、月經紊亂、從未生育等。
個別病人的生存時間主要基於病情的深淺和其他病理因素。
整體而言,子宮頸癌的 5 年相對存活率為 65.8%。對於病情屬第 I 期的病者,她們的 5 年生存率可高達 90.2%,第 II 期者降至 75.6%,第 III 期為 58.9%,第 IV 期則少於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