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六十的朋友,可能已為人長輩,例如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對於這個年齡層而言,醫療保險是眾多保險中,最需要的一種。如果長輩已經退休的話,絕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已經失去公司醫保,故只能靠自己醫保應對醫療開支。若沒有醫保,則只能靠積蓄找數,但這可能會對他們的退休財務規劃造成影響。
如預算不多的話,建議先考慮入場版本的醫療計劃,例如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獲得最基本的醫療保障。即使這種方案未必能賠足所有醫療費用(例如癌症),但至少也能讓長輩屆時有多一個選擇,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如有充裕的預算,可以考慮一些保障額較高,或不限項目賠償限額、設全數賠償的高端醫保,以加強保護網。
對於在職的成年人來說,各類保險都有其功能,以維持家庭的財務健康和風險管理,而醫療保險依然是最重要的一環。考慮到在職人士,有機會得到公司醫保的支援,因此大家可以因應自身需要,投保合適的醫療保險計劃,以彌補公司醫保的不足,例如可以考慮設有自付費(又稱墊底費)的高端醫療保險。
此外,在職人士亦可考慮危疾保險和人壽保險,兩者可分別對沖不幸患上危疾或離世,而帶來的經濟損失。
如預算容許,父母應為小朋友選擇半私家房級別的醫療保險。因為不少私家醫院均會要求患病(尤其傳染病)的小朋友,入住獨立病房或至少是半私家房的低密度病房,以防交叉感染。
另外,小朋友在玩樂和運動中受傷,也是常見的情況,因此有意外醫療保險亦非常重要,即使當中衍生了幾千甚至過萬的門診或住院醫療費用,都能有效對沖。
不設項目上限、全數賠償的高端醫保,能在親人不幸大病時,提供最適切的醫療支援。假如高端醫保超出預算,在選擇其他醫保產品時,也應特別留意個別保障項目的保額是否足夠,或是超出上限後,有沒有額外醫療保障 (SMM) 可以為「爆額」部分作出全部或部分的賠償。
整體而言,香港私家醫院的服務水平都很高,但收費參差,個別醫院的收費可以比起其他醫院貴幾成。消費者應留意所選擇醫保保障水平,例如病房級別及賠償額度,是否足以涵蓋心儀醫療機構的常見手術收費。
此外,如上文提到,不少私家醫院或會要求小朋友在某些情況下,住進病人密度較低的病房。遇上這種情況,普通房級別的醫療保險,就未必能夠充分賠償最終的醫療費用,家長很大機會要自行支付「超額」部份。
如你的公司醫保不足,可以利用設有自付費的醫保加強保障。一般來說,兩款產品保障相同,但設有「墊底費」的醫保保費會較便宜,讓你以經濟方式,獲得Top Up保障。
醫保保費通常隨年齡上升,而保險公司亦會因應醫療通脹及其他因素調整保費。由於醫保不是一、兩年,而是數十年的開支,大家宜在投保前貨比三家。一個精明選擇,或為未來數十年替你及家人省下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保費開支。
值得留意,並非所有醫保都能受惠於扣稅指施。只有自願醫保計劃,才能為該年度的相關保費申請扣稅,並以每名受保人$8,000為上限。
至於一家人同時投保自願醫保,能省下多少稅款?可以參考以下家庭扣稅例子,黃先生為一家四口投保,並省下 $2,067 稅款:
黃先生👨🏼🦲 | 黃太太👩🏽 | 兒子👦🏽 | 女兒👧🏽 | |
全年實際支付保費 | $3,372^ | $4,476# | $1,920* | $2,196@ |
合資格作稅務扣除的保費 | $3,372^ | $4,476# | $1,920* | $2,196@ |
扣稅額 (假設稅率是17%*) | $3,372 x 17% = $607 | $4,476 x 17% = $761 | $1,920 x 17% = $326 | $2,196 x 17% = $373 |
全年最終支出 (實際支付保費 – 扣稅額) | $3,372 – $607 = $2,765 | $4,476 – $761 = $3,715 | $1,920 – $326 = $1,594 | $2,196 – $373 = $1,823 |
昔日投保醫保,主要透過中介人向傳統保險公司購買,好處是有中介人講解產品內容及跟進售後服務;但萬一遇上售後服務不佳的中介人,或因中介人離職而令保單變成孤兒單,在這些情況下,保單持有人要處理自己的索償申請會面對一定困難。
事實上,目前已有虛擬保險公司提供網上保險服務,由報價、投保、保單管理、至到索償,全程自助,以電腦或手機就能簡單完成。有意投保的朋友可以自行作資料搜集及比較,免卻了不少朋友怕人「Hard Sell」的煩惱。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種先進的保險模式,也許是更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