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乳線細胞不受控地分裂或生長,就會形成腫瘤。如腫瘤屬於惡性,則會形成乳癌。這些惡性腫瘤除咗會侵襲乳房組織,仲會擴散到腋下淋巴腺,甚至身體其他器官,令生命受威脅。
患上乳癌有機會出現以下特徵:
如果在月經前感到乳房脹痛或摸到硬塊,多數係因為週期性荷爾蒙分泌而出現的轉變,唔洗過份擔心。
乳癌尚未有明確成因,而男性亦有機會患上,只係女性患上嘅機會較大︰
14年間亞洲乳癌個案男女比例
國家 | 女性︰男性(個案比例) |
新加玻 | 204.5︰1 |
日本 | 168.7︰1 |
泰國 | 111.3︰1 |
以色列 | 70.4︰1 |
印度 | 64.3︰1 |
菲律賓 | 55︰1 |
而隨著年齡增長,亦會增加患上乳癌的機會。根據乳癌基金會中提及的「香港乳癌實況第十二號報告」顯示,患上乳癌的10⼤⾼危因素為:
除此以外,以下因素亦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
及早發現及治療除咗較易醫治,仲可以減低醫療開支,治療嘅後遺症亦相對減少。乳科檢查分多種,包括醫生臨床檢查、乳房X光造影、活組織檢驗、乳房超聲波掃描等。
除此以外,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應該每月進行自我檢查,透過日常觀察及簡單按壓,檢查乳房有沒有出現硬塊或異常。如果發現乳房出現硬塊,建議搵醫生檢查一下腫塊屬於良性定惡性。其實大部分乳房腫塊都係良性的水瘤或纖維瘤,所以摸到硬塊都唔好自己嚇自己!
萬一確定患上乳癌,醫生亦會進一步檢查以進行診斷:
荷爾蒙受體檢驗/HER2蛋白過度表達檢驗:以判斷患者應否接受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
電腦掃描/骨骼掃描/正電子掃描:檢查癌細胞是否有擴散跡象,用於高風險病人
乳癌一共分為0至4期,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合作的調查顯示,於第一期發現罹患乳癌的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97.5%,而第四期才確診患病者的存活率只有19.3%,所以應及早發現,盡早求醫!
期數 | 詳情 | 5年存活率 |
0期 | 癌細胞沒有侵蝕其他組織 | 98% |
1期 | 腫瘤少於2厘米,並沒有擴散至腋下淋巴核 | 90%以上 |
2期 | 腫瘤約2至5厘米並開始轉移到腋下淋巴核,淋巴結數量達1至3顆 | 80%以上 |
3期 | 腫瘤大於5厘米,已擴散至淋巴或乳房皮膚,癌細胞擴散至超過3個淋巴結 | 70至75% |
4期 | 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包括肺部、骨、肝臟及腦部 | 19.3% |
一旦患上乳癌,醫生會因應病情建議治療方法。最常見有5種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
當癌細胞開始從乳房腫瘤進入淋巴系統,會先於前哨淋巴結積聚,再擴散至腋下淋巴結。所以,做以上手術期間會先切除前哨淋巴,即場拎去化驗,再決定需唔需要切哂全部淋巴。
病人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可配戴義乳或接受乳房重建手術。重建手術通常係將腹部脂肪移植至乳房位置,或放入特製的鹽水袋,平衡兩邊乳房外觀。
病人或會因治療而引起不同併發症,輕則傷口感染、皮膚刺痛、上肢水腫疼痛,手臂活動受限制等,重則脫髮、嘔吐、疲倦,甚至影響心臟功能。因此,康復期間應定期覆診,避免搬動重物,亦可按醫生建議,進行簡單手臂運動以減少水腫。
如果買咗自願醫保,進行「部分或簡易乳房切除術」、「改良式根治性乳房切除術」、「部分或根治性乳房切除連腋窩淋巴切除術」及「全部或根治性乳房切除術」會獲得賠償,「標準計劃」同「靈活計劃(基本)」最高賠償限額為$25,000;而「靈活計劃(升級)」就以上手術嘅最高賠償限額就達到$37,500。
至於屬於非手術癌症治療嘅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同「靈活計劃(基本)」將會提供每年最多$80,000保障;而「靈活計劃(升級)」就以上治療嘅最高賠償額就達到每年$160,000。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預防乳癌:
除此以外,早期乳癌的治癒率好高,所以最好嘅預防方法就係定期做自我乳房檢查。乳癌高危一族(如家族有乳癌病史)亦可搵專科醫生進行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