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食物及衞生局網站,自願醫保計劃(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 簡稱 VHIS)其中一個賣點就是保費支出可成為「扣除」額,降低你的應課稅入息,變相達到「扣稅」效果。
一如既往,2019/20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最早會在5月4日發出,但凡事都要做足準備,想知這個醫保計劃可以幫你慳到多少稅?報稅前,你要留意以下7個重點︰
根據政府的稅務安排,每名受保人每年可用作扣稅的自願醫保保費「扣除」額為$8,000。最近,保險比較平台imSure做咗個調查,發現逾81%受訪者對相關稅務安排有誤解。當中一個最大的誤會是以為可直接扣稅$8,000。
其實,扣稅額的估算方式好簡單︰
如果你的保費支出是$5,000,稅率是2%,可獲扣稅金額就是$100﹔如果你的收入達到最高稅率17%,可獲扣稅金額便會變成$850。
薪俸稅計算公式︰個人應課稅 = (入息總額 – 「扣除」額 – 免稅額) X 稅率
用最簡單的例子解釋,假設你的年收入是$18萬,只有個人免稅額($13.2萬^)及自願醫保「扣除」額($5,000),在2019/20年課稅年度,你需要交稅︰
($180,000 – $5,000 – 132,000)X 2% = $860
根據稅務局網頁,如果你於2019/20課稅年度內,已繳付/可能繳付合資格自願醫保計劃保單保費,你可以將有關資料填寫於2018/19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第8部;稅務局在計算2019/20暫繳稅時會作出考慮。
如果透過稅務易(eTAX)平台網上報稅,在確認個人資料後,去到「選擇報稅表各部」,記得點選「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那一格(紅圈)。
填寫完入息等資料後,就會到達「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這個版面,如果為自己投保,只需要簡單填寫第(1)項的「為本人繳付的合資格保費」(紅圈)。
如果你為親屬支付保費的話,就需要填第(2)項的「為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之所需資料同保費(藍圈)。
就算忘記在今年5月收到的報稅表內提出,你亦可以在收到「繳稅通知書」後填寫IR1121表格申請緩繳2019/20暫繳稅。
在申請扣稅時,你不需要提交「自願醫保」相關證明文件,但你就需要保留保費收據及年度保單結單6年(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準備定隨時讓稅務局查核。
稅務條例草案定明,只有合資格「受養人」的保費支出才可以扣稅,所以你要了解清楚「受養人」定義,當中包括︰
幫年紀較大的「受養人」買自願醫保,會有較大機會用盡「扣除」額。因為保險公司於核保時,會參考其年齡來評估保費,年紀較大人士的保費通常較貴,「扣除」額自然較高。
換言之,如果你有兄弟姊妹,就要跟他們夾清楚誰負責幫父母買自願醫保、誰可以申報有關「扣除」額,避免重覆申報。
根據傳媒報道,食物及衞生局於2019年3月29日公布,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產品的整體平均保費為$4,000,對比2017推算的$4,800平20%。
年齡 | 每年平均保費 |
0至4歲 | $2,600 |
20至24歲 | $2,000 |
40至44歲 | $3,900 |
60至64歲 | $9,800 |
只幫自己買自願醫保,好明顯不會用盡「扣除」額。如果你想慳更多稅,你可以幫「受養人」投保自願醫保,而每名「受養人」的保費支出都可以扣稅,人數不設上限。
假設你幫自己及3名「受養人」(共4人)買自願醫保,「扣除」額上限最多可以變成$8000 X 4 = $32,000。
假設陳先生夫婦(同樣是40歲)一家8口,需要供養雙方60歲以上父母及一對約20歲子女,家庭年度總收入為$960,000。根據稅務局資料,已婚人士免稅額為$264,000,每名子女免稅額為$120,000,供養每名父或母的免稅額為$50,000。
例子1︰全家都無買自願醫保*
應課稅入息︰$960,000 – $264,000 – $120,000 X 2 – $50,000 X 4 = $256,000
首20萬入息稅款︰$16,000
餘下稅款︰ $56,000 X 17% = $9,520
例子2︰陳先生只幫自己買自願醫保*
自願醫保「扣除」額︰$3,900(根據上表平均保費)
應課稅入息︰$960,000 – $264,000 – $120,000 X 2 – $50,000 X 4 – $3,900 = $252,100
首20萬入息稅款︰$16,000
餘下稅款︰ $52,100 X 17% = $8,857
例子3︰陳先生幫一家8口買自願醫保*
自願醫保「扣除」額︰$3,900 X 2 + $2,000 X 2 + $8,000 X 4 = $43,800(根據上表平均保費)
應課稅入息︰$960,000 – $264,000 – $120,000 X 2 – $50,000 X 4 – $43,800 = $212,200
首20萬入息稅款︰$16,000
餘下稅款︰ $12,200 X 17% = $2,074
例子 | 沒有買自願醫保 | 只幫自己買自願醫保 | 幫一家8口買自願醫保 |
交稅 | $25,520 | $24,857 | $18,074 |
慳稅 | $0 | $663 | $7,446 |
可見,陳先生如果幫家人買自願醫保,總共可以慳稅超過 $7,400 ,換個角度即係以83折買自願醫保。
*以上例子沒有計算個人進修問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居所貸款利息、強積金供款、認可慈善捐款的「扣除」額。
自願醫保計劃已於4月1日推出市場,保險公司需要列明哪些產品是計劃下的認可產品,而認可產品又分為最基本的「標準計劃」及保險公司自行設計的「靈活計劃」,暫時只有這兩類產品先有得扣稅。
保險公司可能會將「靈活計劃」夾埋其他保險產品當一個「套餐」Sell你,但你只可以就「靈活計劃」的支出申請扣稅,例子如下表︰
保險產品 | 「扣除」額 |
「標準計劃」(每年保費$3,000) | $3,000 |
「靈活計劃」(每年保費$9,000) | $8,000(已達上限) |
「靈活計劃」+家居保險
(每年保費 $7,000+$1,000) |
$7,000 |
由於家居保險並非食衞局認可產品,相關保費支出不可以當作合資格稅務「扣除」項目!
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會提供30日「保費寬限期」,如果投保人停交一個月保費,只要在寬限期之內交回保費,張單仍然會生效。
眾所周知,課稅年度最後一日是3月31日,假設你在過去11個月都有交保費,只在3月暫時斷供,4月中回復供款,即使你已繳交3月及4月的保費,你只可以就11個月的保費支出扣稅,4月的支出就應該計算在下一年度。
假設每月保費為$200,可扣稅之保費支出(3月斷供)= 200 X 11 = $2,200
如果對於年度保費支出同「扣除」額有疑問,最好要求保險公司發出一張顯示年度保費支出的「證明書」,根據張證明去報稅就最穩陣!
最後,Bowtie 資訊團隊提提大家,自願醫保原意是保障你的突發醫療開支,除了考慮扣到幾多稅,最好看看保障是否適合自己,才作出投保決定。